首页 > 古诗词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_释道潜 | 宋代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作者:释道潜 朝代:宋代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原文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诗词问答

问:东坡先生挽词·其十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潜
问: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东坡先生挽词·其十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道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潜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参考注释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峨冠

亦作“峩冠”。高冠。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银河倒泻君王醉,灎酒峩冠眄 西子 。”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我生不识 柏梁 建章 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虽厚禄重臣,峩冠世儒,罔不効力。”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立谈

(1).站着谈话。《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2).比喻时间短暂。 汉 扬雄 《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我往立谈间,歘若白受緇。” 章炳麟 《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説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説有殊。至於 战国 游説,惟在立谈。”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士风

(1).士大夫的风度。《南史·江夷传》:“稍歷军校,容表有士风。”

(2).士大夫的风气。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词,冲襟弘度。”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晏元献》:“《西清诗话》云:‘ 元献 初罢政事,守 亳社 ,每嘆士风彫落。’”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使官箴日败,风俗日坏;使君子无以自立,良善无以安生,生民日困而莫之救。士风之弊,政化之蠹,莫甚於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粤稽古昔,其设科拔擢,亦有制定章程,第名实不符,士风日下。”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葛巾

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 周瑜寨中。——《三国演义》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

  • 【题净因壁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题净因壁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题净因壁二首】_黄庭坚 | 宋代...

  • 【挽元寂王道士】_洪咨夔 | 宋代
  • 【挽元寂王道士】_洪咨夔 | 宋代 >> 【挽元寂王道士】_洪咨夔 | 宋代...

  •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_释道潜 | 宋代
  •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_释道潜 | 宋代 >>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_释道潜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