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秋三首】作者:宋庠 朝代:宋代
[临秋三首]临秋三首原文
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
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
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
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
[临秋三首]诗词问答
问:临秋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临秋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
[临秋三首]参考注释
[临秋三首]兀坐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临秋三首]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临秋三首]悠然
(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临秋三首]夕霏
傍晚的雾霭。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宋 秦观 《泗州东城晚望》诗:“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艫人语夕霏间。”
[临秋三首]菰米
菰之实。一名雕胡米,古以为六谷之一。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菰米》﹝集解﹞引 苏颂 曰:“菰生水中……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饌。今飢岁,人犹採以当粮。”
[临秋三首]潜鳞
即鱼。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明 李东阳 《与顾天锡夜话》诗:“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临秋三首]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临秋三首]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宋代,宋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