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_张栻 | 宋代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作者:张栻 朝代:宋代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原文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余。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鉏。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诗词问答

问:寄题建安公梅山堂的作者是谁?答:张栻
问: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栻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栻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参考注释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梅公

指 汉 梅福 。 晋 陆云 《登遐颂·梅福》:“在 汉 之衰,頽火炎精。 梅公 指景,有皇遗形。” 宋 陆游 《梅子真泉铭》:“ 梅公 之去 汉 ,犹 鴟夷子 之去 越 也。”参见“ 梅福 ”。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庭除

庭前阶下,庭院

不独春光堪醉客,庭除长见好花开。——李咸用《题陈将军别墅》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胜日

(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

(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几杖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 唐 杜甫 《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明 张煌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栖迹

遁身隐迹。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趣遐路以栖迹,乘轻云以翱翔。”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炯炯

明亮——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无间

(1) 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

(2) 不间断

气象观测,日夜无间

(3) 不分别

无间是非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星星

(1)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2) 细而小的点儿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待得

等到。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宋 范成大 《元日马上二绝》之二:“待得江风欺老病,何如閒健一蓑归。”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奠枕

犹安枕。 汉 扬雄 《法言·寡见》:“昔在 姬公 ,用於 周 而四海皇皇,奠枕於京。” 李轨 注:“安枕而卧,以听於京师。”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辽史·耶律图鲁窘传》:“若此,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

  • 【皇帝阁端午帖子】_许应龙 | 宋代
  • 【皇帝阁端午帖子】_许应龙 | 宋代 >> 【皇帝阁端午帖子】_许应龙 | 宋代...

  • 【再和】_项安世 | 宋代
  • 【再和】_项安世 | 宋代 >> 【再和】_项安世 | 宋代...

  •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_刘克庄 | 宋代
  •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_刘克庄 | 宋代 >>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_刘克庄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