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寄韦舍人】作者:赵嘏 朝代:唐代
[重阳日寄韦舍人]重阳日寄韦舍人原文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词问答
问:重阳日寄韦舍人的作者是谁?答:赵嘏
问:重阳日寄韦舍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重阳日寄韦舍人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赵嘏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赵嘏重阳日寄韦舍人 书法图
重阳日寄韦舍人书法作品
[重阳日寄韦舍人]参考注释
[重阳日寄韦舍人]过重
(1)
(2) 超过规定、需要或常规所要求或允许的重量
超重加费
(3) 过大或难以负担的重量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重阳日寄韦舍人]病起
病愈。 宋 苏舜钦 《病起》诗:“ 吴 天摇落奈愁何,病起风前白髮多。争得 松江 变醇酒,拍浮终日恣酣歌。”
[重阳日寄韦舍人]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重阳日寄韦舍人]龙山会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
[重阳日寄韦舍人]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重阳日寄韦舍人]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唐代,赵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