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照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宜照斋]题宜照斋原文
招提聊散虑,御苑薄言旋。
步辇诘蹊陟,岩斋胜趣延。
军书正坌至,古帙懒精研。
心照宜何处,静宁隆德边。
[题宜照斋]诗词问答
问:题宜照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宜照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宜照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宜照斋]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
2. 甘省逆回馀党于静宁隆德石峰堡等处纠众滋扰此时
[题宜照斋]参考注释
[题宜照斋]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题宜照斋]散虑
排遣忧愁。 唐 张九龄 《答严给事书》:“林泽之閒,聊足散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俺可也‘散虑逍遥’,不用你这般‘虚辉朗耀’!”
[题宜照斋]御苑
皇帝、君主的花园
[题宜照斋]言旋
回还。言,语首助词。《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邦族。” 南朝 宋 范泰 《为宋公祭嵩山文》:“逝将言旋,自 雍 徂 洛 。”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歌鐘告闋,羽籥言旋。”
[题宜照斋]步辇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赵飞燕外传》:“帝即令舍人 吕延福 以百寳凤毛步輦迎合德。”《晋书·山涛传》:“帝尝讲武于 宣武场 , 涛 时有疾,詔乘步輦从。”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少好游猎,后体壮大,不復乘马。作猎輦,二十人担之,如今之步輦。”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步辇召学士》:“ 明皇 在便殿,甚思 姚元崇 论时务,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泞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学士来。”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晦辞 于坐间与官妓 朱良 别,因掩袂大哭。 赡 曰:‘此风声贱人,员外何必如此?’乃以步輦随而遗之。”
(2).乘步辇。 汉 班固 《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三国 魏 曹丕 《校猎赋》:“步輦西园,还坐玉堂。”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北园凉气早,步輦暂逍遥。”
[题宜照斋]军书
军中的公文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题宜照斋]坌至
纷至,一齐到来。《新唐书·卢坦传》:“既而商以米坌至,乃多贷兵食出诸市,估遂平。”《明史·王竑传》:“至是 山东 、 河南 飢民就食者坌至,廪不能给。”
[题宜照斋]精研
精心钻研
精研古典文学
[题宜照斋]心照
心里知道
邻里人自有心照,晓得巢大郎是明做好人之言。——《二刻拍案惊奇》
[题宜照斋]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题宜照斋]静宁
犹宁静。静谧安宁。 宋 范镇 《大报天赋》:“ 泰山 四维兮,固基图而静寧。”
[题宜照斋]隆德
高尚其德;修德。《汉书·谷永传》:“隆德积善,惧不克济。” 颜师古 注:“修德积善,尚恐不济,况不隆不积者乎。”《汉书·李寻传》:“间者太白正昼经天。宜隆德克躬,以执不轨。” 晋 荀勗 《为晋文王与孙晧书》:“远攷古昔废兴之理,近鉴 西蜀 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顺。”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