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原文
论交无久暂,欢会慰天涯。
情惬邱中赏,言多物外期。
乡心砧杵急,秋色鬓毛知。
拚醉兹宵酒,城头漏下迟。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诗词问答
问:《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参考注释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论交
(1).争论与交谈。 唐 李颀 《行路难》诗:“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2).结交;交朋友。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宋 陈师道 《赠鲁直》诗:“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 张昭汉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长江歌以纪事》:“古人论交恩义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欢会
(1).欢乐的聚会。 三国 魏 曹植 《闺情》诗:“欢会难再逢,芝兰不重荣。” 唐 白居易 《除夕寄弟妹》诗:“早晚重欢会,羈离各长成。” 宁调元 《次韵答哲夫》:“欢会纵多客易散,旧游回忆更堪伤。”
(2).特指男女相会寻欢。《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 吴氏 正待与知观欢会,吃那一惊也不小,同丫鬟两个抖擞了一团。”
懽會:愉快地聚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女曰:‘前宵一梦大恶,今犹汗悸。’下座者摇手曰:‘莫道莫道!今宵姊妹懽会,言之吓人不快。’”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中赏
(1).中等的赏赐。《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
(2).内心赞赏。 三国 魏 毌丘俭 《答杜挚》诗:“信心感诸中,中赏不在辞。”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多物
谓事务繁多。《国语·郑语》:“於是乎先王聘后於异姓,求财於有方,择臣取諫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韦昭 注:“多,众也。物,事也。”《商君书·去强》:“国多物,削;主少物,彊。”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乡心
思念家乡的心情。 唐 刘长卿 《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明 袁宏道 《高唐道中》诗:“乡心随日暮,望眼尽天低。” 潘漠华 《乡心》:“呵! * 的乡心。”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砧杵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城头
城墙的顶头;城楼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七律》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其二]漏下
(1).漏刻(古计时器)的水面已经下落。指时间已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风度蒲牢,都城漏下矣。荒野寂寥,保无有暴客相值。”
(2).中医妇科病名。妇女经行淋漓不断,古人以屋漏喻此症状,故名。
明代,李孙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