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原文
诗篇圆熟无凝滞,四六雍容有典型。
请君持上图书府,要与紫微俱杀青。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诗词问答
问: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赵蕃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书法图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书法作品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参考注释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诗篇
(1)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圆熟
(1) 熟练;成熟
他对英语的掌握如此圆熟
(2) 灵活变通;精明练达
官贵圆熟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凝滞
(1)
(2) 停留不动;不灵活
目光凝滞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3) 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四六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对偶者,形成于 南朝 ,盛行于 唐 宋 。 唐 以来,格式完全定型,遂称“四六”,也称四六文或四六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唐 李商隐 《<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骈文以“四六”为称,盖始见于此。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六:“本朝四六以 刘筠 、 杨大年 为体,必谨四字六字律令,故曰四六。”参见“ 駢文 ”。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雍容
(1) 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雍容有礼
雍容华贵
(2) 舒缓;从容不迫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雍容大方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典型
充分显现出其个性特征的
典型的身体损伤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图书府
(1).国家藏书的地方。《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2). 宋 借指秘书监。《宋史·杨徽之传》:“ 咸平 初,加礼部侍郎。二年春,以衰疾求解近职,改兵部,仍兼祕书监。入谢。命坐,劳之曰:‘图书之府,清净无事,俾卿得以养性也。’”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杀青
(1) 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后汉书·吴祐传》
《三苞》奇字已杀青。——宋· 陆游《读书》
(2) 加工绿茶的一道工序,把嫩叶加高温烤软,破坏其中的酵素,防止发酵并使茶叶保持原有绿色,以便进一步加工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