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碧鉴】_真德秀 | 宋代
【赠徐碧鉴】作者:真德秀 朝代:宋代
[赠徐碧鉴]赠徐碧鉴原文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亦既自呵还自笑,只缘内相合崎岖。
[赠徐碧鉴]诗词问答
问:赠徐碧鉴的作者是谁?答:真德秀
问:赠徐碧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德秀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德秀
[赠徐碧鉴]真德秀赠徐碧鉴 书法图
赠徐碧鉴书法作品
[赠徐碧鉴]参考注释
[赠徐碧鉴]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赠徐碧鉴]得罪
使人不快或怀恨;冒犯;获罪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明史·海瑞传》
又得罪舅姑。——唐· 李朝威《柳毅传》
[赠徐碧鉴]狂疏
亦作“ 狂疎 ”。放荡不检;狂放不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狠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凡事壅隔,很忤贵近,狂疎繆戾,蹈不测之辜。”《旧唐书·韩愈传》:“ 愈 终太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赠徐碧鉴]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赠徐碧鉴]只缘
只因为。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只缘 汲黯 好直言,遂使 安仁 却为掾。”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缘身作延年药,一服曾经送主终。”
[赠徐碧鉴]内相
(1). 唐 开元 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 贄 ,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访》诗:“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餘。”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作楫中朝望,和羹内相权。”
(2).指宫中太监。《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説:‘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赠徐碧鉴]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