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原文
雪光霭霭接晨光,流漫纵横势正扬。
著地消融浑不见,开韶方悟律回阳。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诗词问答
问:《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
2. 正月廿七日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参考注释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雪光
(1).雪被其他光亮照射后反射出来的亮光。 北周 庾信 《对独赋》:“本知雪光能映纸,復讶灯花今得钱。” 宋 杨万里 《晓泊兰溪》诗:“日光雪光两相射,病眼看来忘南北。”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天,地,连空中,都发白,好似雪光,而哪里也没有雪。”
(2).光亮照射在白色器物上反射出来的亮光。 唐 刘禹锡 《百花行》:“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唐 姚合 《剑器词》之二:“雪光偏著甲,风力不禁旗。” 元 倪瓒 《送马生》诗:“时见白鸥飞,雪光翻綺席。”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霭霭
云雾密集的样子
山头霭霭暮云横。——宋· 苏轼《题南溪竹上》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晨光
早晨的阳光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流漫
(1).见“ 流僈 ”。
(2).遍布;弥漫。《文选·马融<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吕向 注:“漫言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 唐 宋之问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3).谓彩色相参和。《淮南子·本经训》:“乔枝菱阿,夫容芰荷,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高诱 注:“流漫,采色相参和也。”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消融
融化;消失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晓雪三首(正月廿七日)·其二]回阳
中医学名词。使衰微的阳气复苏。《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伤损出血》:“或元气内脱不能摄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你这喇生生回阳附子较争些。”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