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奉教作】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
[十一月奉教作]十一月奉教作原文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
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
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十一月奉教作]诗词问答
问:十一月奉教作的作者是谁?答:李峤
问:十一月奉教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十一月奉教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峤
[十一月奉教作]李峤十一月奉教作 书法图
十一月奉教作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8_37
[十一月奉教作]参考注释
[十一月奉教作]凝阴
(1).指阴云。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视曾云之崔巍,聆悲飊之掩屑。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望新晴於落日,起明光於躋月。” 唐 张说 《入海》诗之一:“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宋 苏辙 《贺雪御筵谢状》之二:“伏以近自频年,每愆时雪。圣心勤念,虽渊默以无言;天意密符,变凝阴而有作,飞花先自於宫闕,布润俄遍於寰瀛。”
(2).阴凉之气。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之二:“室广致凝阴,臺高来积阳。” 唐 许敬宗 《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诗:“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3).凝聚的阴气。 清 戴名世 《<儿易>序》:“君子读 崇禎 之事,以为当此之时,凝阴感召,连类并进,於卦为《否》之初六,其祸方形而未有止也。”
[十一月奉教作]暮序
岁序之末。指暮冬。 南朝 梁简文帝 《雪朝》诗:“同云凝暮序,严阴屯广隰。”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诗》:“桂巖逢暮序,菊水值穷秋。” 唐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诗:“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十一月奉教作]严气
(1).寒气。《文选·谢惠连<雪赋>》:“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 吕延济 注:“严气,寒气也。” 唐 王勃 《春思赋》:“解宇宙之严气,起亭皋之春色。” 宋 梅尧臣 《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诗:“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
(2).刚正之气。 清 黄鷟来 《题高价人坐石小像》诗:“孰能抱君怀,严气兼正性。”参见“ 严气正性 ”。
[十一月奉教作]长飙
大风,远风。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长飇落江树,秋月照沙溆。”
[十一月奉教作]狐裘
用狐皮制的外衣。《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朱熹 集传:“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 清 孙枝蔚 《雪中对稚儿匡有咏》:“竭来秫酒须赊易,典去狐裘欲赎难。”
[十一月奉教作]兽火
兽炭之火。指炉火。 唐 鲍溶 《夜寒吟》:“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 楚 姬丝竹间。” 清 朱彝尊 《送田少参之楚分韵得江字》:“深杯当前宜纵饮,满贮兽火倾羊腔。”《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蒋旭亭 《闺怨》诗:“兽火金盆仔细添,繽纷瑞雪压斜檐。”参见“ 兽炭 ”。
[十一月奉教作]封条
封闭门户或器物的盖了章的纸条
[十一月奉教作]平原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十一月奉教作]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十一月奉教作]还镳
犹回马。 唐 李峤 《十一月奉教作》诗:“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鑣。” 明 李东阳 《祭南溪公文》:“丹书玉节,不可以久驻,空痛哭而还鑣。”
唐代,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