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作者:杜安世 朝代:宋代
[更漏子]更漏子原文
脸如花,花不笑。
双脸胜花能笑。
肌似玉,玉非温。
肌温胜玉温。
既相逢,情不重。
何似当初休共。
情既重,却分飞。
争如不见伊。
[更漏子]诗词问答
问:更漏子的作者是谁?答:杜安世
问:更漏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更漏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杜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杜安世
[更漏子]杜安世更漏子 书法图
更漏子书法作品
[更漏子]参考注释
[更漏子]双脸
(1).两颊。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五马停珂遣借问,双脸含娇特好羞。” 南唐 李中 《春闺辞》之一:“尘昏菱鑑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宋 晏殊 《破阵子·春景》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鬭草赢,笑从双脸生。”
(2).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老舍 《骆驼祥子》一:“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
[更漏子]玉温
(1).像玉一般温润。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肤体颜色,冰清玉温,未识者望之如神仙中人也。”
(2).谓仁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天子粹然玉温,健然天运。”
[更漏子]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更漏子]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更漏子]当初
(1) 一开始,最初
当初打算在这里盖栋大楼
(2) 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 鲁迅《阿Q正传》
[更漏子]分飞
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 、 织女 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君是生人,我鬼也……既已分飞,将何表信于郎?” 宋 徐铉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诗:“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徒使鸞凤分飞,燕鸿交避,悠悠长恨,耿耿遐思。” 清 汪懋麟 《怀石林》诗之二:“忆昔分飞九月中,霜风摇落菊花丛。”《蔡廷锴自传·复入军籍》:“与相处十月的同事暂时告别,以为十天后可以再相见,怎知从此东西分飞,永不再面。”
[更漏子]争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 * 坐法坛?”
(2).犹怎奈。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犹不如。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 曹瞒 。” 清 丁澎 《见燕》诗:“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説故乡。”
[更漏子]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宋代,杜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