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_吴芾 | 宋代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原文

尘缘嗟未断,俗事颇相关。
虽怀林下趣,坐失山中闲。
时信清夜里,梦绕云水湾。
寄语猿鹤伴,明朝归故山。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诗词问答

问: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吴芾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书法图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_吴芾 | 宋代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书法作品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参考注释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俗事

世俗的事务

俗事缠身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相关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下趣

供奔走役使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 之 尹氏 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坐失

不积极采取行动而失去(时机)

坐失良机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夜里

指夜晚;晚间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猿鹤

(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

(3).见“ 猿鹤沙虫 ”。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明朝

〈方〉∶明天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_吴芾 | 宋代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_范仲淹 | 宋代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_范仲淹 | 宋代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_范仲淹 | 宋代...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_吴芾 | 宋代
  • 【挂金索】_佚名 | 宋代
  • 【挂金索】_佚名 | 宋代 >> 【挂金索】_佚名 | 宋代...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_吴芾 | 宋代
  • 【春寒】_黄庚 | 宋代
  • 【春寒】_黄庚 | 宋代 >> 【春寒】_黄庚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