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阳山寺】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游襄阳山寺]游襄阳山寺原文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游襄阳山寺]诗词问答
问:游襄阳山寺的作者是谁?答:张籍
问:游襄阳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籍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籍
[游襄阳山寺]参考注释
[游襄阳山寺]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游襄阳山寺]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游襄阳山寺]利施
(1).谓施展势力。《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君相 秦 ,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 三川 ,以实 宜阳 。” 张守节 正义:“施,犹展也。”
(2).谓布施财物。 唐 张籍 《游襄阳山寺》诗:“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游襄阳山寺]慈悲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游襄阳山寺]薜荔
(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游襄阳山寺]禅窟
即禅师窟。《北史·皇甫遐传》:“﹝ 遐 ﹞后遭母丧,乃庐於墓侧,负土为坟。復於墓南作一禪窟,阴雨则穿窟,晴霽则营墓。” 唐 张籍 《游襄阳山寺》诗:“薜荔侵禪窟,虾蟆占浴地。” 清 黄景仁 《恼花篇时寓法源寺》诗:“遽令禪窟变尘衖,晓鐘未打声隆隆。”参见“ 禪师窟 ”。
[游襄阳山寺]虾蟆
同[蛤蟆]( háma)
[游襄阳山寺]浴池
(1) 供洗澡的池塘
(2) 借指澡堂(多用做澡堂名称)
[游襄阳山寺]闲游
亦作“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 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游襄阳山寺]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游襄阳山寺]下山
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唐代,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