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原文
何必起楼嗤背山,明湖当面挹披间。
静中忙笑搜吟者,岂若水天上下閒。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诗词问答
问:《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参考注释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起楼
(1).高楼。 隋 江总 《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清 蒋士铨 《戏园》诗:“三面起楼下覆廊,广庭十丈臺中央。”
(2).造楼。 宋 杨万里 《经始小筑觉江山辐凑因得长句》诗:“旧亭不为作山主,背山起楼何以故?”
(3).层层堆迭;层层迭迭。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秋海棠奇花》:“ 武林 王丹麓 ,墻东草堂,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遂蔓衍阶砌。岁乙丑,忽发奇葩,千朶起楼。”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一章:“冠顶镂金起楼,正中嵌着一块大红宝石,旁缀珍珠八粒。” 老舍 《贫血集·不成问题的问题》:“谁的瓶里没有插过农场的大枝的桂花,腊梅,红白梅花,和大朵的起楼子的芍药,牡丹与山茶?”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明湖
(1).明净的湖水。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2). 明 圣湖 的简称。 杭州 西湖 的别名。 宋 曾巩 《西湖二月二十日》诗:“漾舟 明湖 上,清镜照衰颜。” 清 吴伟业 《南生鲁六真图歌》:“ 明湖 夜雨天涯客,握手停杯话畴昔。” 靳荣藩 集览引《大清一统志》:“ 西湖 即古 明圣湖 。”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当面
(1) 当某人在场时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2) 当着面和直对,尤指藐视
我能够有这样一天当面申斥他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搜吟
(1).寻觅诗句。 唐 姚揆 《晚步》诗:“迟迴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2).指诗句。 宋 林逋 《淮甸南游》诗:“幽胜程程拟徧寻,不妨 淮 楚 入搜吟。”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岂若
犹何如。表示不如。《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水天
水与天。多指水天交接处。 唐 白居易 《宿湖中》诗:“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元 张翥 《忆吴兴》诗:“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臺住水天。” 明 王思任 《游洞庭山记》:“晚乃泊於 韩村 之湖口,大月点空,满天作青火色。放眼五百里一敛,而水天之白未尽。” 丁玲 《记游桃花坪》:“我站在船头上,靠着篷边,我极目望着水天交界的远处。” 刘白羽 《长江三日·十一月十七日》:“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四·瞰碧楼]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乾隆,清代,瞰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