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原文
爽籁萧深逸兴豪,菊花对酒未能醄。
曲肱小阁孤亭上,倒看两厓秋气高。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诗词问答
问:《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豪韵
2. 亭在樾森楼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参考注释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爽籁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 注:“《尔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 刘良 注:“爽,清也。籟,风激物之声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爽籟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2).指箫管一类的乐器。 明 杨慎 《涪江泛舟》诗:“爽籟金悬奏,遥峯翠积氛。”
(3).指清风。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怜小雨洒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逸兴
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 * :“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北史·李孝贞传》:“每暇日,輙引宾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
(2).乐府相和曲名。或作“对酒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对酒》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曰:“ 魏 乐奏 武帝 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曲肱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宋 梅尧臣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诗:“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清 黄宗羲 《<范熊岩先生文集>序》:“归田以后,谓之《枕言》,蔬水曲肱之意也。”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三·秋]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明代,王渐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