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作者:释善珍 朝代:宋代
[东坡]东坡原文
天津桥上听啼鹃,从此南人弄相权。
多少衣冠落沙漠,朱崖宜著玉堂仙。
[东坡]诗词问答
问:东坡的作者是谁?答:释善珍
问:东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善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善珍
[东坡]释善珍东坡 书法图
东坡书法作品
[东坡]参考注释
[东坡]天津桥
古浮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西南。 隋炀帝 大业 元年迁都,以 洛水 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 天津 。 隋 末为 李密 烧毁, 唐 宋 屡次改建加固, 金 以后废圮。 唐 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 金谷园 中月,莫叹 天津桥 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东坡]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东坡]南人
(1).南方人。《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南人,南国之人。”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孛罗 等﹞欲使跪, 天祥 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侍郎 性爽朗,少随 文端公 居 两江 久,习染南人风度。”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2). 金 代对 汉 人的称呼。《金史·舆服志下》:“初, 女直 人不得改为 汉 姓及学南人装束。”
(3). 元 代对 南宋 人的称呼。《元史·选举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 汉 人、南人作一榜。”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 汉 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絶无者也。”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至于 元 ,则人民截然分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汉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
[东坡]相权
相互平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权。” 宋 叶适 《福建运使真显谟阁少卿赵公墓铭》:“钱会常相权,民无贵食,肆无虚券。”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欲仅就钱币一问题,图苟且一时之解决……则就现行银币,立画一之制,使副币与本币之数量相权。”
[东坡]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东坡]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东坡]沙漠
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的荒芜地区
[东坡]朱崖
(1).红色山崖。 唐 陆龟蒙 《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明 何景明 《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2).即 珠崖 。今 海南省 海口市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 , 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 珠厓 ”。
(3). 唐 李德裕 的别称。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殆难比焉。”
[东坡]玉堂仙
翰林学士的雅号。 宋 苏轼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明 何景明 《赤壁图》诗:“ 黄州 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 清 查慎行 《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 花县 宰,旧是玉堂仙。”参见“ 玉堂 ”。
宋代,释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