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朝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原文
礼缉民用扰。
乐谐风自移。
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
象天则地体无为。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诗词问答
问: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问: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沈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约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参考注释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民用
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所使用的
民用建筑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舜琴
五弦琴。相传为 舜 为创,故云。《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风》。” 南朝 梁 沉约 《梁鞞舞歌》:“ 舜 琴中已絶, 尧 衣今復垂。” 前蜀 韦庄 《悼亡姬》诗:“ 湘江 水阔 苍梧 远,何处相思弄 舜 琴。”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天则
(1).犹天道。自然的法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唐 杨炯 《浑天赋》:“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八十寿序》:“时有常变,势有顺逆,德有刚柔,类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则。”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近世哲学家以此法为天则。谓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规之活动力,即变形变化之际,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规。”
(2).天子的法令。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地体
(1).大地的形体。后指地球。 汉 王充 《论衡·四讳》:“西益宅何伤於地体,何害於宅神?”《清史稿·天文志二》:“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格里莱阿 说地体运动, 达尔文 说生物进化,当初何尝不或者几被宗教家烧死,或者大受保守者攻击呢。”
(2).犹地势。 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序:“夫紫盖黄旗, 扬都 之王气长久;虎踞龙蟠, 金陵 之地体贞固。”
[梁鞞舞歌-明之君-三]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南北朝,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