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昉秀才】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寄刘昉秀才]寄刘昉秀才原文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
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
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寄刘昉秀才]诗词问答
问:寄刘昉秀才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寄刘昉秀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
[寄刘昉秀才]参考注释
[寄刘昉秀才]丝路
(1).《淮南子·说林训》:“ 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墨子 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后因以“丝路”比喻世事无常、多变。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之四:“丝路有恒悲,矧迺在吾爱。”
(2).丝绸之路的省称。如:丝路花雨。参见“ 丝绸之路 ”。
[寄刘昉秀才]萦回
回旋环绕
山上石径曲折萦回
[寄刘昉秀才]离怀
(1).离人的思绪;离别的情怀。 唐 牟融 《客中作》诗:“异乡岁晚悵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 宋 柳永 《夜半乐》词:“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 邓 褚 两家,忙着送别,一边行色匆匆,一边离怀耿耿。” 贺锦斋 《安乡军中思弟》诗:“战地思人人不见,离怀时逐雁西翔。”
(2).离开母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太夫人正要分娩,恍惚中见一隻吊睛白额虎扑进房来,吃了一惊。恰好这 纪献唐 离怀落草。”
[寄刘昉秀才]南陌
南面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约 《鼓吹曲同诸公赋·临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阳 南陌头。”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园送庞邵》诗:“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驂騑。” 清 宋琬 《舟中怀米吉土作长歌寄之》:“西郊芳草梨花岸,南陌春风明月轮。”
[寄刘昉秀才]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寄刘昉秀才]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寄刘昉秀才]铜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寄刘昉秀才]不定
(1)
副词,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一天他不定来多少次
我明天还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稳定
方向不定的风
心神不定
[寄刘昉秀才]鸿归
鸿雁归飞。形容笔势俊逸。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差池鷰起,振迅鸿归。” 钱振伦 注引 卫恒 《书势》:“或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
[寄刘昉秀才]碣石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寄刘昉秀才]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寄刘昉秀才]莺友
《诗·小雅·伐木》有“伐木丁丁,鸟鸣嚶嚶……嚶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句,后人遂以“鶯友”比喻好友。 唐 李商隐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诗:“若向南臺见鶯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元 王逢 《题朱松石左辖归来堂》诗:“鹤孙影跨松閒石,鶯友声过柳外墙。”
[寄刘昉秀才]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寄刘昉秀才]懊恼
(1) 烦恼
她懊恼得把请柬丢在桌上。——法· 莫泊桑《项链》
(2) 懊悔
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寄刘昉秀才]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宋代,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