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作者:何澹 朝代:宋代
[诗一首]诗一首原文
茂洪囏险扶倾厦,安石从容抗怒蛙。
习俗风流犹未改,短辕丝竹璧微瑕。
[诗一首]诗词问答
问:诗一首的作者是谁?答:何澹
问:诗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澹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澹
[诗一首]参考注释
[诗一首]扶倾
(1).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文选·扬雄<甘泉赋>》:“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 李善 注:“言檐宇高峻,若神清浄而扶其倾危也。”
(2).喻挽救危局。《后汉书·隗嚣传》:“将军操执款款,扶倾救危。” 唐 韩偓 《赠吴颠尊师》诗:“半酣思救世,一手拟扶倾。” 明 刘基 《杀气》诗:“扶倾无 郭 李 ,何地尚畊桑。”
[诗一首]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诗一首]怒蛙
亦作“ 怒鼃 ”。1.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 越王 勾践 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
(2).大鸣或瞋目的蛙。 唐 柳宗元 《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元 周霆震 《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
[诗一首]习俗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诗一首]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诗一首]短辕
(1).《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氏 知,将往焉。 导 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 蔡謨 闻之,戯 导 曰:‘朝廷欲加公九锡。’ 导 弗之觉,但谦退而已。 謨 曰:‘不闻餘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后以“短辕”指代牛车或粗陋小车。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笑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 王良 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悽。”亦作“ 短辕车 ”。 宋 刘克庄 《鹊桥仙·足痛》词:“不消长麈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一:“时寻 戴顒 宅,自驾短辕车。”
(2).折断的车辕木。 唐 杜甫 《木皮岭》诗:“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短,一本作“ 断 ”。 蒋礼鸿 《杜诗释词》:“作断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诗一首]丝竹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诗一首]微瑕
细小的瑕疵。亦喻小缺点,小过失。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赋。” 唐 柴宿 《瑜不掩瑕》诗:“朗玉微瑕在,分明异璞瑜。”《宋史·叶清臣传》:“宰相所恶,则捃以微瑕,公行击搏。” 清 罗正伟 《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放言高论,不无微瑕。”
何澹,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