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对水·其二】作者:余继登 朝代:明代
[送常对水·其二]送常对水·其二原文
太原亦是先王地,质朴犹馀太古风。
君去好携循吏传,政成宁让晋阳公。
桑麻处处深山里,弦诵家家明月中。
何日仙凫飞汉室,都人应避五花骢。
[送常对水·其二]诗词问答
问:送常对水·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余继登
问:送常对水·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常对水·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余继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余继登
[送常对水·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常对水·其二]参考注释
[送常对水·其二]太原
中国山西省省会。位于省中部,汾河纵贯,面积3044平方公里,人口 177万。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为主
[送常对水·其二]先王
(1) 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先王之乐(古代贤王所制作的音乐,即雅乐)。——《孟子·梁惠王下》
(2) 已逝的前代君主
受地于先王。——《战国策·魏策》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送常对水·其二]质朴
(1) 朴素
一个质朴的家庭医生,没有专家那种话语不多的高傲态度
(2) 淳朴
要是教育没有干预她质朴的天性有多好
[送常对水·其二]古风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送常对水·其二]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送常对水·其二]阳公
指传说中的 鲁阳 。 明 刘基 《一剪梅》词:“欲回西日掛扶桑,惆悵 阳公 ,不解挥戈。”参见“ 鲁阳挥戈 ”。
[送常对水·其二]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送常对水·其二]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送常对水·其二]深山
处于群山之中,离平原地区很远的山区
深山寂寂,空谷鸟鸣
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驿路梨花》
[送常对水·其二]弦诵
弦歌和诵读,指学校教学
弦诵不辍
[送常对水·其二]家家
每户
[送常对水·其二]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送常对水·其二]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送常对水·其二]凫飞
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送常对水·其二]汉室
即汉朝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夏兴汉室。
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
汉室可兴。
[送常对水·其二]都人
(1).京都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李善 注:“《毛诗》曰:‘彼都人士。’” 张铣 注:“言此都士女丽美过於五方。”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仇兆鳌 注:“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 长安 ,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閲《上海新报》,天下震动,举国廷諍,都人惶骇。”
(2). 明 代称宫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家人言解》:“内廷呼宫人曰都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他( 崇祯帝 )望望西洋自鸣钟,看见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时候,便分付传都人侍候梳洗。”
(3).《诗·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称。《诗·小雅·都人士序》:“《都人士》 周 人刺衣服无常。古者长民衣服无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德归壹,伤今不復见古人也。”后人每咏之以慨叹世道之丧乱,礼制之无常。 汉 蔡邕 《逑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寧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送常对水·其二]五花骢
即五花马。 唐 韩翃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远忆故人沧海别,当年好跃五花驄。” 前蜀 毛文锡 《接贤宾》词:“香韉鏤襜五花驄,值春景初融。” 明 唐顺之 《送焦提学往贵州》诗:“书生非法吏,犹跨五花驄。”
余继登,明代,送常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