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_皎然 | 唐代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原文

君吏桃州尚奇迹,桃州采得桃花石。
烂疑朝日照已舒,含似春风吹未坼。
珪璋特达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伦。
应羡花开不凋悴,应嘉玉片无缁磷。
立性坚刚平若砥,君子偏将交道比。
何人亦秉坚刚姿,吾见君心得如此。
君心所好我独知,别多见少长相思。
从来赏玩安左右,万里提携君莫辞。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诗词问答

问: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问: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皎然的名句有哪些?答:皎然

全唐诗:卷821-19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参考注释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奇迹

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经济奇迹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桃花石

(1).石名。以石色粉红而得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桃花石》:“ 韶州 桃花石出土中,其色粉红斑斕,稍润,扣之无声,可琢器皿,或为镇纸。”

(2).公元十三世纪初 中亚 人对 中国 人的称谓。 元 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土人惟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 桃花石 诸事皆巧。’ 桃花石 谓 汉 人也。”参阅 王国维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章巽 《桃花石和回纥国》。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珪璋特达

《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孔颖达 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餘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凋悴

(1).衰败憔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席毗 ﹞嘲 刘逖 云:‘君辈辞藻,譬如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 唐 韦绚 《刘宾客佳话录》:“今形骸凋悴,看即下世。”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虽不能兼该众长,要为各有所得,往往皆捐数十年之功,耗心疲力,凋悴齿髮而为之,岂可易哉!”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近则粉黛凋悴,阑幕乌啼。”

(2).衰落破败。 明 许承钦 《古寺》诗:“万方凋悴威光灭,徒倚仁祠黯自悲。”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嘉玉

指用于祭祀的美玉。《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玉曰嘉玉。” 陈澔 集说:“无瑕之玉也。” 汉 蔡邕 《独断》:“凡祭,号牲、物异于人者,所以尊鬼神也……玉曰嘉玉,币曰量币。”《后汉书·明帝纪》:“今既筑隄理渠,絶水立门, 河 汴 分流,復其旧迹, 陶丘 之北,渐就壤坟,故荐嘉玉絜牲,以礼 河 神。”《宋史·乐志七》:“嘉玉制币,以通神明。神不享物,享于克诚。”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缁磷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 孔 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后亦以“緇磷”喻操守不坚贞。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緇磷谢清旷,疲薾慙贞坚。” 唐 韦应物 《寄令狐侍郎》诗:“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緇磷。” 宋 曾巩 《相制二》:“今得其人,詔于尔众,某行无緇磷,学有本原,材諝智谋,淑问惟旧。”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幸君闭影守穷庐,坚白超然免緇磷。”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立性

生性;禀性。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融 立性贪暴,志欲无限,见之惋叹,不觉生疾,还家卧三日不起。”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坚刚

(1).犹坚硬。《孔丛子·抗志》:“齿坚刚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弊。”《易·姤》“初六,繫于金柅” 三国 魏 王弼 注:“金者,坚刚之物。”《朱子语类》卷七十:“盖山是坚刚之物,故能力畜其三阳。”

(2).犹坚强。《荀子·法行》:“坚刚不屈,义也。”《后汉书·西羌传》:“﹝ 羌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唐 白行简 《金在鎔》诗:“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三国演义》第六八回:“ 清河 崔琰 ,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偏将

副将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交道

与…联系,与…来往

他任何时候都不与粗野人打交道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心得

在实践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能等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心所

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章炳麟 《驳神我 * 说》:“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独知

(1).知人所不知;仅一人知。《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韩非子·说林上》:“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淮南子·兵略训》:“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四:“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祗独知。”《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 宋 朱熹 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2).仅仅知道。《墨子·兼爱中》:“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而攻人之国。”《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见少

自以为小。《庄子·秋水》:“吾在於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尤奚以自多!”

觉得少。《水浒传》第三回:“ 李忠 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鲁提辖 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长相思

(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赏玩

(1) 观赏游玩

有恁样好花,如何空过?须把酒来赏玩。——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2) 鉴赏品评

赏玩古董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提携

(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携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 * 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楚宫行】_张籍 | 唐代
  • 【楚宫行】_张籍 | 唐代 >> 【楚宫行】_张籍 | 唐代...

  • 【雪中答僧书】_熊孺登 | 唐代
  • 【雪中答僧书】_熊孺登 | 唐代 >> 【雪中答僧书】_熊孺登 | 唐代...

  • 【句】_何兆 | 唐代
  • 【句】_何兆 | 唐代 >> 【句】_何兆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