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庙】作者:汪元量 朝代:宋代
[后主庙]后主庙原文
汉贼不两立,英雄恨不平。
孔明劳已死,仲达走还生。
双剑鹰鹯急,三秦虎豹横。
东南无霸气,恢复恐难行。
[后主庙]诗词问答
问:后主庙的作者是谁?答:汪元量
问:后主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元量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元量
[后主庙]参考注释
[后主庙]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后主庙]不平
(1)
(2)
不公平
(3)
不公平的事
(4)
因不平的事而激动,愤怒或不满
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后主庙]孔明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 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后主庙]仲达
三国 魏 司马懿 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 魏 重臣,后专国政。其孙 炎 篡 魏 建 晋 ,追尊 懿 为 宣帝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奇才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宣王 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 诸葛 走生 仲达 。’”《冷眼观》第十六回:“若 袁 某为人,鹰视狼顾,多诈多疑,至有‘ 仲达 第二’之号。” 袁翼 《咏史》诗:“巾幗徒闻羞 仲达 ,艨艟已惜走 孙恩 。”
[后主庙]还生
复生,再生。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犀带等启》:“昔 沉羲 将尽,逢司命而还生; 士燮 行埋,值仙人而更活。” 唐 王建 《看棋》诗:“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至佛入 * ,变色凋落,过已还生。”
[后主庙]鹰鹯
(1).鹰与鹯。比喻忠勇的人。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於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主簿闻 陈元 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鸇之志邪?”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乘威灭蜂蠆,戮力效鹰鸇。”《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金风届节,玉露启涂,霜简与秋典共清,忠臣将鹰鸇并击。”
(2).比喻凶残的人。 汉 刘向 《说苑·敬慎》:“臣闻之,行者比於鸟,上畏鹰鸇,下畏网罗。” 唐 欧阳詹 《怀忠赋》:“凤实仁灵之类,岂鹰鸇之同列。” 明 孙柚 《琴心记·金闺荣返》:“莫不是遇鹰鸇,祸事从天到。”
[后主庙]三秦
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后主庙]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后主庙]南无
佛学用语又作南牟。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常用来加在佛名、菩萨名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一种尊敬
[后主庙]霸气
(1).霸王气象。指王气,国运。 唐 王勃 《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 宋 王安石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二:“霸气消磨不復存,旧朝臺殿秪空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邺中怀古》词:“转眼寒烟縈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2).勇武雄伟之气。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东坡 词全是王道, 稼轩 词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於王也。”
(3).强悍的气势,刚毅之气。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 廖仲恺 《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却怜景物萧森,烽烟寂处漫登临。 吴 山 楚 水,霸气易消沉。”
(4).强横霸道的气焰。 夏衍 《忆阿英同志》:“他没有当时有些左翼青年那股霸气,所以不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赵树理 《邪不压正》:“二姨问:‘ 刘锡元 如今还是那么霸气?’ 聚财 说:‘不是那么霸气,就能硬逼住咱闺女许给人家?’”
[后主庙]恢复
(1) 使变成原来的样子
恢复她在社会中的地位
恢复宫殿昔日的壮丽
(2) 重新得到
恢复了他在政府和大学里的原职位
(3) 伤病或疲劳之后身体复原
恢复体力
恢复健康
[后主庙]难行
(1).不易做到。《韩非子·八经》:“法之所外,虽有难行,不以显焉。”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唐 韩愈 《江汉答孟郊》诗:“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共有三十餘滩,石大滩险难行。”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 * 》:“何独至於佛而疑之,旷大刼来修难行苦行,成等正觉,为圣中至圣。”
宋代,汪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