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原文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诗词问答
问: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的作者是谁?答:范仲淹
问: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仲淹的名句有哪些?答:范仲淹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范仲淹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书法图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书法作品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参考注释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世德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郑玄 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及一日有文移发召之警,则又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备战守驭车僕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以遗绍自肩,谓世德传衍在予。”
(2).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李善 注:“言歌咏世有俊德者之盛业。”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甲科
(1).古 * 试科目名。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汉书·儒林传序》:“ 平帝 时 王莽 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
(2). 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 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闈。” 唐 王建 《送薛蔓应举》诗:“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 。”
(3). 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姓 杨 ,是本朝甲科。” 清 方苞 《重订<礼记纂言>序》:“ 李公 早岁登甲科,五十以后始开府於畿南。”
(4).指登甲科的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一甲科问 于莲池 曰:‘世间何等人最作孽?’”
(5).泛指科举考试。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 桂阳 少年西入 秦 ,数经甲科犹白身。”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青紫
(1) 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2) 见[发绀]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荣辉
荣耀,光彩。 宋 范仲淹 《送谢景初廷评宰馀姚》诗:“故乡特荣辉,高门復树立。”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今 文远 亲受知於圣明,其为荣辉,又当何如哉!”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高门
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树立
建立
树立远大的理想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烟水
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熙熙
(1) 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传》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翔集
(1).众鸟飞翔而后群集于一处。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翔集而不择木者,必有离罻之禽矣。”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详察泛采。翔,通“ 详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夫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坐堂
(1) 旧时指官吏在公堂上审理案件
(2) 佛教指在禅堂上坐禅
(3) 〈方〉∶经商、行医者坐守店铺、药房;教师按时到校坐班
坐堂行医
高教一般不坐堂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恩信
(1).恩德信义。《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恩信周徧二十四县,莫復以辞讼自言者。”《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以 瑜 恩信著於 卢江 ,出备 牛渚 ,后领 春穀 长。” 宋 欧阳修 《论狄青札子》:“自 青 为将领,既能以勇力服人,又知训练之方,颇以恩信抚士。” 清 刘大櫆 《湖南按察司副使朱君墓志铭》:“其恩信素结於民心。”
(2).犹宠信。《南齐书·萧惠基传》:“ 袁粲 、 刘彦节 起兵之夕, 太祖 以 秉 是 惠基 妹夫,时直在侍中省,遣 王敬则 观其指趣。见 惠基 安静不与 秉 相知,由是益加恩信。”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隐沦
(1).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託,灵异居然栖。”
(2).隐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孙登 ﹞思欲遯跡林乡,隐沦忘死。” 郁达夫 《秋夜怀人》诗之六:“晚年好静南乡住,仙寿溶溶乐隐沦。”
(3).指隐者。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诗:“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清 赵翼 《题周山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归田作隐沦。”
(4).隐没身体不使人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5).沉沦,埋没。《晋书·郭璞传》:“ 严平 澄漠於尘肆, 梅真 隐沦乎市卒。”《文选·鲍照<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 李善 注:“隐沦,谓幽隐沉沦也。” 章炳麟 《狱中闻沉禹希见杀》诗:“不见 沉生 久,江湖知隐沦。”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贺老
(1).指 唐 贺怀智 。 唐 天宝 末乐工,善弹琵琶,世称 贺老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清 吴伟业 《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 贺老 一歌常月下, 泰孃 双桨即门前。”
(2). 唐 代诗人 贺知章 的尊称。 唐 张祜 《偶题》诗:“唯恨世间无 贺老 , 謫仙 长在没人知。”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文藻
(1).水草。 明 夏完淳 《谢康乐游山》诗:“石蘚碧幛开,文藻曲波冷。” 王闿运 《会试萍始生赋》:“隐文藻与冰菭兮,若擥秀之可餐。”
(2).词彩;文彩。《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文帝 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涌 失路, 灵均 当轴。”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想着你綰银黄飘飘气燁,想着你抒文藻翩翩锦纈。” 刘师培 《文说》:“自此以降,文藻空存,非復 屈 宋 之旨矣。”
(3).指文章;文字。《北齐书·儒林传·马元熙》:“少传父业,兼事文藻。” 唐 陆法言 《<切韵>序》:“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仙舟
舟船的美称。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仙舟 李膺 棹,小马 王戎 鑣。”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 宋 无名氏 《梅妃传》:“奏舞鸞之妙曲,乘画鷁之仙舟。” 宋 梁明夫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词:“万里朝天去,见 潯阳 江上,风引仙舟 淮 浦。” 金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祖帐临寒水,仙舟漾夕暉。”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离樽
亦作“ 离尊 ”。饯别的酒杯。 唐 骆宾王 《在兖州饯宋五之问》诗:“别路青驪远,离尊緑蚁空。” 宋 周紫芝 《一剪梅·送杨师醇赴官》词:“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樽,情满沧洲。” 元 张翥 《解连环》词:“ 江 头 楚 枫渐赤,对离樽饮泪,难问消息。”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留驻
军队、机关等留在某地执行任务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不孤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康节 先公既捐馆,二 程 先生于 伯温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载甚厚。”
(2).不孤单,不单独。《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 沉兼士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今读此编,深幸吾道之不孤。”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宋代,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