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_李孙宸 | 明代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原文

仕途原少味,所趣在弹冠。

子计欲归去,予情已尽阑。

行藏从所好,非誉总何干。

独有酬知遇,涓埃亦自难。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诗词问答

问:《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参考注释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仕途

指做官的历程

仕途艰难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非誉

非议和称誉。《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荀子·正名》:“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淮南子·齐俗训》:“非誉相纷,怨德并行。”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何干

反问表示无关

他与此事何干?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知遇

相知才识,优遇启用

知遇之恩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其二]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略尽涓埃之力

,

  • 【初冬郭给谏携诸同年游一线天回酌后湖亭】_李孙宸 | 明代
  • 【初冬郭给谏携诸同年游一线天回酌后湖亭】_李孙宸 | 明代 >> 【初冬郭给谏携诸同年游一线天回酌后湖亭】_李孙宸 | 明代...

  • 【谒金门】_王玉峰 | 明代
  • 【谒金门】_王玉峰 | 明代 >> 【谒金门】_王玉峰 | 明代...

  •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_李贤 | 明代
  •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_李贤 | 明代 >>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_李贤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