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杜安行东上】_郭印 | 宋代

【送杜安行东上】作者:郭印 朝代:宋代

[送杜安行东上]送杜安行东上原文

忆初谋食广汉城,同时偶得三益友。
心将金石许平生,但笑纷纷翻覆手。
人言兄弟性稍异,朝暮追随祗诗酒。
而今星散各参辰,空馀孤月照窗牖。
少城咫尺有张侯,素书频得问安否。
蒲节三月不厮见,梦绕锦屏山下走。
更怜吾子别经年,幽怀郁郁无由剖。
况兹来书又东去,万里严风吹马首。
朝廷多事正求言,自负应云舌在口。
力陈时策瘳邦国,肯与寒儒较先后。
男儿立志岂寻常,要使高名齐北斗。
一科一第奚足道,富贵浮云非我有。

[送杜安行东上]诗词问答

问:送杜安行东上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送杜安行东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

[送杜安行东上]参考注释

[送杜安行东上]谋食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送杜安行东上]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送杜安行东上]益友

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有帮助的朋友

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晏子春秋·杂篇》

良师益友

[送杜安行东上]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送杜安行东上]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送杜安行东上]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送杜安行东上]翻覆

(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送杜安行东上]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送杜安行东上]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送杜安行东上]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送杜安行东上]追随

(1)

(2) 仿效前人的事迹

(3) 跟随

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

[送杜安行东上]诗酒

做诗与饮酒;诗与酒。《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苏轼 《寄黎眉州》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

[送杜安行东上]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送杜安行东上]星散

分散;四散。《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为 魏 大将 邓艾 所破於 段谷 ,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韩北屏 《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人们抛弃了一切,星散了,逃走了。”

[送杜安行东上]参辰

(1).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吾不覩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 宋 秦观 《别贾耘老》诗:“翳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惜别》:“天涯咫尺参辰,眼前难别意中人。”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余与 乔生 周餘 夏 肄,参辰阻絶,寥落於江云岭树之间。”参见“ 参商 ”。

(2).泛指星辰。 汉 苏武 《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唐 孟云卿 《悲哉行》:“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白日参辰现,北斗迴南面。”

[送杜安行东上]孤月

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送杜安行东上]窗牖

窗户。 汉 枚乘 《杂诗》之五:“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唐 崔颢 《邯郸宫人怨》诗:“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余喜而上於楼以观,则凡湖与山之献於栏槛而入於窗牖者,向未知其有於此也。” 叶圣陶 《穷愁》:“以室无窗牖,遂如仍在宵夜,光明之泽弗被,寒贫可嘆哉。”

[送杜安行东上]少城

城名。在 成都 城西。少,小。言少城,对 成都 大城而言。《文选·左思<蜀都赋>》:“亚以 少城 ,接於其西。” 刘逵 注:“ 少城 , 小城 也,在 大城 西,市在其中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四:“东望 少城 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宋 陆游 《成都书事》诗:“ 大城 少城 柳已青, 东台 西台 雪正晴。”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益州 刺史治 大城 , 蜀郡 太守治 少城 ,皆在 成都 ,犹云大城、小城耳。 杜子美 在 蜀 日赋诗,故有‘东望 少城 ’之句。今人於他处指 成都 为 少城 ,则非也。”参阅《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

[送杜安行东上]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送杜安行东上]素书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怎不仗青鸞传素书,打叠下屠龙计,想鶯儔自可期。”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师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

(2).兵书名。旧题 汉 黄石公 撰, 宋 张商英 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 老子 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 张商英 所伪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世多指兵书《三略》为 黄石公 所传之书。 宋 张商英 曰:‘非也。 晋 乱,有盗发 子房 塚,于玉枕中获此书六篇,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祕戒,不许妄传,世所谓素书是也。’”

(3).泛指一般道书。 宋 苏轼 《次韵回先生》之一:“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 黄公 觅《素书》。”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底事披《素书》,无暇祀 黄石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素书》是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

(4).书籍。《周书·张轨传》:“ 轨 性清素,临终之日,家无餘财,唯有素书数百卷。” 唐 许浑 《姑熟官舍》诗:“草生官舍似閒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

[送杜安行东上]安否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之为世子,朝於王 季 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白氏 ﹞想起丈夫经由彼处,必多惊恐。别后杳无书信,知道安否如何?”

[送杜安行东上]蒲节

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送杜安行东上]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送杜安行东上]屏山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

(3).指屏风。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送杜安行东上]下走

(1).走卒;供奔走役使的人。 南朝 齐 孔稚珪 《上新定法律表》:“将恐此书,永坠下走之手矣。” 宋 叶适 《司马温公祠堂记》:“至於深衣幅巾,退然山泽之间,诚意至义,不敢加一豪於婴儿下走。”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呆官》:“为大令亲随,何等亲密,反求管门,是下走之职。”

(2).自称的谦词。《汉书·萧望之传》:“若 管晏 而休,则下走将归 延陵 之皋。” 颜师古 注:“下走者,自谦言趋走之役也。”《宋书·何尚之传》:“若止于四銖五銖,则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识,加或漫灭,尤难分明。”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祁大夫 不见 叔向 ,今而预知斯举,下走之大过矣。”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下走滥竽教育事业,常病教授无方。”

[送杜安行东上]吾子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今吾子有。——《国语·晋语》

嘉吾子之赐。

吾子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吾子未之思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送杜安行东上]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送杜安行东上]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送杜安行东上]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送杜安行东上]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送杜安行东上]来书

来信。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宋 朱熹 《答汪子卿书》:“窃味来书所引《论语》数条,言仁甚悉,而所论反復亦不为不详。”

[送杜安行东上]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送杜安行东上]严风

寒风。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 唐太宗 《出猎》诗:“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清 刘震 《送罗万峰》诗:“严风西北来,辕马鸣萧萧。”

[送杜安行东上]马首

(1) 马头

(2) 指作战时主将的马首所向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瞻余马首。——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送杜安行东上]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送杜安行东上]多事

(1) 事故或事变多的

多事之秋

(2) 干涉别人的事

你不必多他的事

(3) 做多余的或不应该做的事

他总爱多事

[送杜安行东上]求言

指君主要求臣民上书言事。《清史稿·高宗纪一》:“上忧旱,申命求言,并飭九卿大臣体国尽职。”

[送杜安行东上]自负

(1) 自以为了不起

(2) 自己负责

(3) 相信自己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送杜安行东上]时策

合时的谋略、计策。《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议郎 赵彦 尝为帝陈言时策, 曹操 恶而杀之。” 清 杜岕 《思贤篇》:“经纬救世言,委蛇遵时策。”

[送杜安行东上]邦国

国家。《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晋 刘琨 《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瑶臺美化,阐邦国之风猷;银牓嘉声,茂君亲之典礼。” 清 孙枝蔚 《汪舟次以所爱笼内锦鸡命余赋诗》:“邦国养贤亦如此,应须报答见奇才。”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送杜安行东上]寒儒

贫寒的读书人。 宋 欧阳修 《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他虽是饱学名士,却是一个寒儒,家道艰难,止於餬口。”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一:“论定盖棺离乱日,寒儒终不变初衷。”

[送杜安行东上]先后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送杜安行东上]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送杜安行东上]立志

立下志愿,树定志向

立志改革

[送杜安行东上]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送杜安行东上]高名

很高的名望

少有高名

[送杜安行东上]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送杜安行东上]富贵浮云

(1).《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后因以“富贵浮云”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 清 陈宗石 《汉宫春·丁巳十月四日》词:“富贵浮云,且还我青山芒屩。”《老残游记》第三回:“ 绍殷 再三赞叹不絶,随便问道:‘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虽説富贵浮云,未免太高尚了罢。’”

(2).谓世事沧桑,变幻无定。 金 元好问 《赵元德御史兄七秩之寿》诗:“富贵浮云世态新,典刑依旧老成人。”

,

  • 【寄汤朝美】_周孚 | 宋代
  • 【寄汤朝美】_周孚 | 宋代 >> 【寄汤朝美】_周孚 | 宋代...

  • 【偈颂八十七首】_释慧开 | 宋代
  • 【偈颂八十七首】_释慧开 | 宋代 >> 【偈颂八十七首】_释慧开 | 宋代...

  • 【汉成帝】_石介 | 宋代
  • 【汉成帝】_石介 | 宋代 >> 【汉成帝】_石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