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耳目]耳目原文
耳目欲长不欲偏,重华明达示长诠。
冕旒黈纩防偏意,蕴古申之大宝篇。
[耳目]诗词问答
问:耳目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耳目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耳目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耳目]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耳目]参考注释
[耳目]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耳目]重华
(1). 虞舜 的美称。《书·舜典》:“曰若稽古帝 舜 ,曰 重华 ,协于帝。” 孔 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於 尧 ,俱圣明。”《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一说, 舜 目重瞳,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虞 舜 者,名曰 重华 。” 张守节 正义:“﹝ 舜 ﹞目重瞳子,故曰 重华 。”后亦用以代称帝王。 宋 杨万里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诗:“ 有虞 有宋 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说郛》卷二九引 宋 无名氏《朝野遗记》:“重华( 孝宗 )闻上( 光宗 )疾,自临大内,抚视时,上噤不知人。”
(2).旧喻帝王功德相继,累世升平。 宋 李攸 《宋朝事实·真宗癸丑赦文》:“良民合归厚之风,嘉穀茂重华之岁。”
(3).岁星的别称。《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
[耳目]明达
(1) 通达
明达公正
(2) 懂得;通晓
各种技艺,无不明达
[耳目]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耳目]黈纩
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冠冕之上,垂两耳旁,以示不欲妄听是非。《淮南子·主术训》:“故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纊塞耳所以掩聪,天子外屏所以自障。”《文选·张衡<东京赋>》:“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车中不内顾。” 薛综 注:“黈纊,言以黄绵大如丸,悬冠两边,当耳,不欲妄闻不急之言也。” 唐 薛能 《昇平词》之八:“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纊垂。” 宋 苏轼 《上初即位论治道(代吕申公)·刑政》:“人主前旒蔽明,黈纊塞耳。耳目所及,尚不敢尽,而况察人於耳目之外乎。”
[耳目]偏意
谓心术不正。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俺这厮偏意信调唆,这弟子业口没遭磨,有情人惹起无名火。”
[耳目]大宝
(1) 皇帝之位
久居大宝
(2) 珍贵的财宝、宝贝
(3) 对佛法的称呼
(4) 一种重五十两的银元宝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