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其二】作者:韩舜卿 朝代:宋代
[罗汉寺·其二]罗汉寺·其二原文
天迥云收霁色空,乔林还绕寺当中。
阴森小径千重竹,萧飒虚亭四面风。
暮霭不兴山抹黛,夕阳西下水流红。
自惭怯懦承庥庇,安得民称几寸葱。
[罗汉寺·其二]诗词问答
问:罗汉寺·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韩舜卿
问:罗汉寺·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罗汉寺·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韩舜卿的名句有哪些?答:韩舜卿
[罗汉寺·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2. 清储大文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三
[罗汉寺·其二]参考注释
[罗汉寺·其二]霁色
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罗汉寺·其二]乔林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罗汉寺·其二]还绕
犹环绕。 元 善住 《夜思》诗:“梦鹊惊飞叫不休,声声还绕旧枝头。” 清 蒲松龄 《祷雨赋》:“亡何,墨芝遥起,轮囷如山,乃呼众而还绕,纔三匝而蔽天。”
[罗汉寺·其二]当中
(1) 正中
河当中水流最急
(2) 在…之中
他生活在工人群众当中
[罗汉寺·其二]阴森
阴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惨淡的样子
阴森可怖的监牢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罗汉寺·其二]小径
(1) 狭窄的道路
(2) (木材)直径小的
小径木
[罗汉寺·其二]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罗汉寺·其二]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罗汉寺·其二]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罗汉寺·其二]暮霭
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
暮霭沈沈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罗汉寺·其二]不兴
(1)
不流行;不时兴
(2)
不许
不兴这样做
(3)
不能(用于反问)
你不兴说得详细些吗?
[罗汉寺·其二]夕阳西下
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罗汉寺·其二]流红
(1).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明 杨慎 《词品·刘伯宠》:“春日旅况云‘……流红有恨,拾翠无心。’”《花月痕》第七回:“ 天台 毕竟无凡艷,莫把流红误 阮郎 。”
(2).指流血。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之任》:“惊闻小儿病,不由人汗满缨,若是丧明膺痛,一旦掐掌流红,怎奈桑榆景。”
[罗汉寺·其二]惭怯
羞愧胆怯。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僧急牵其衣,女復佯为惭怯之态。”
[罗汉寺·其二]庥庇
犹荫庇,庇护。 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幸比岁稔,粗免旷败,亦皆相公庥庇之德。”
[罗汉寺·其二]得民
谓得民心。《易·屯》:“以贵 * ,大得民也。” 孔颖达 疏:“屯难之世,民思其主之时,既能以贵 * ,所以大得民心也。”《国语·周语中》:“辠不由 晋 , 晋 得其民。” 韦昭 注:“得民,得民心也。”
宋代,罗汉寺,韩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