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原文

去年畿辅潦秋雨,犹是辛金惕在心。

此每作云必寄问,今称久霁悉佳音。

黍禾逮熟观铚艾,荞菜补栽长蔚森。

不啻逭霖希有岁,仓箱未纳倍生钦。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四

2. 今岁自到山庄每逢暑雨必驰谕留京王大臣询问近畿雨水情形以辛金易生水恐复似去年秋潦也昨七月初二日因热河阴雨复经驰询据奏前月自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天气俱极晴朗是夜至初二日得雨二次势甚微细为时不久现在天已大晴田禾茂盛丰实其低地前经大雨者尚可赶种荞麦不至失收民情欢悦等语为之稍慰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畿辅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秋雨

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在心

放在心上;用心

这事我一定在心去办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黍禾

(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铚艾

收割。引申指收获。艾,通“ 乂 ”。《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 毛 传:“銍,获也。” 马瑞辰 通释:“‘奄观銍艾’,甚言其收穫之速,乃所以为劝耳……《良耜》‘穫之挃挃’,传:‘挃挃,穫声也。’《説文》:‘銍,穫禾短镰也。’‘挃,穫禾声。’是挃与銍有别。而《尔雅·释训》‘銍銍,穫也’及此诗皆作銍者,假借字也。艾亦乂之假借,《説文》:‘乂,芟艸也。或作刈。’又:‘穫,乂穀也。’是芟艸、穫穀通谓之乂。” 明 刘基 《早行衢州道中》诗:“农家喜銍艾,行歌向东阡。”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不啻

(1)

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万金

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军,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虽连城拱壁不啻也。——《聊斋志异·促织》

(3)

不过

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希有

同[稀有]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西成可望诗以志慰]仓箱

《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郑玄 笺:“ 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言年丰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传:“箱,车箱也。”后因以“仓箱”喻丰收。 唐 权德舆 《中书门下贺两表》:“籉笠就绪,仓箱可期。”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

,

  • 【题夷齐庙四景叠甲戌旧作韵·其三·屈蟠松】_乾隆 | 清代
  • 【题夷齐庙四景叠甲戌旧作韵·其三·屈蟠松】_乾隆 | 清代 >> 【题夷齐庙四景叠甲戌旧作韵·其三·屈蟠松】_乾隆 | 清代...

  • 【喜高平表妹至】_廖云锦 | 清代
  • 【喜高平表妹至】_廖云锦 | 清代 >> 【喜高平表妹至】_廖云锦 | 清代...

  • 【有鸟二十章·其十二】_乾隆 | 清代
  • 【有鸟二十章·其十二】_乾隆 | 清代 >> 【有鸟二十章·其十二】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