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花亭遗址】作者:钱元鼎 朝代:宋代
[登黄花亭遗址]登黄花亭遗址原文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登黄花亭遗址]诗词问答
问:登黄花亭遗址的作者是谁?答:钱元鼎
问:登黄花亭遗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登黄花亭遗址]钱元鼎登黄花亭遗址 书法图
登黄花亭遗址书法作品
[登黄花亭遗址]参考注释
[登黄花亭遗址]信步
随意走走
胜似闲庭信步。——毛 * 《水调歌头·游咏》
[登黄花亭遗址]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登黄花亭遗址]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登黄花亭遗址]日下
(1) 目前;眼下
日下天气已凉
(2) 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
(3) 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
日下西山头
(4) 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登黄花亭遗址]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登黄花亭遗址]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登黄花亭遗址]逸思
超逸的思想。 南朝 梁 沉约 《<棋品>序》:“是以 汉 魏 名贤,高品间出: 晋 宋 盛士,逸思争流。” 唐 王勃 《游庙山赋》:“驱逸思於方外,跼高情於天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十:“ 大江 日夜客心悲,发语苍茫逸思飞。”
[登黄花亭遗址]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宋代,钱元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