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_苏轼 | 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原文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诗词问答

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书法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_苏轼 | 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书法作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译文和注释

译文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注释

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水枕,等于“载在水面的枕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裴回:即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诗文赏析

这诗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北宋时,杭州西湖由政府规定作为放生池。王注引张栻的话说:“天禧四年(指1020年),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奏: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这是相当于现代的禁捕禁猎区;所不同的,只是从前有人卖鱼放生,还要弄个“祈福”的名堂罢了。西湖既是禁捕区,所以也是禁植区,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种植。诗的开头,就写出这个事实。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长的鱼鳖之类,不但没有受到人的威胁,反而受到人的施与,游湖的人常常会把食饵投放水里,引那些小家伙围拢来吃。便是不去管它们,它们凭着条件反射,也会向人追赶过来。至于满湖的荷花,也没有谁去种植,自己凭着自然力量生长,东边一丛,西边一簇,自开自落,反而显示出一派野趣。

然而此诗的趣味却在后面两句。“水枕能令山俯仰”——山本来是不能俯仰的,杜甫有“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子,杜牧也有“古训屹如山”(《池州送孟迟》)的说法,苏轼却偏要说“山俯仰”。诗人认为,山是能俯仰的,理由就在“水枕”。所谓“水枕”,就是枕席放在水面上。准确地说,是放在船上。船一颠摆,躺在船上的人就看到山的一俯一仰。这本来并不出奇,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在于诗人把“神通”交给了“水枕”,如同这个“水枕”能有绝大的神力,足以把整座山颠来倒去。这样的构思,就显出了一种妙趣来。

“风船解与月裴回”——同样是写出一种在船上泛游的情趣。湖上刮起了风,小船随风飘荡。这也是常见的,不足为奇。人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移动,就像在天空里徘徊。因此李白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方是,苏轼把船的游荡和月的徘徊轻轻牵拢,拉到一块来,那就生出了新意。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诗人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还是船儿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来。诗人想,如果是风的力量使船在水上徘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月亮在天上徘徊呢?还有,这两种徘徊,到底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他把“船”和“月”两种“徘徊”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了一些哲理,他要定下神来,好好想一想。所以说,诗句写得饶有情趣。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_苏轼 | 宋代
  • 【送侄孙周上人归剡余亦入吴门】_释行海 | 宋代
  • 【送侄孙周上人归剡余亦入吴门】_释行海 | 宋代 >> 【送侄孙周上人归剡余亦入吴门】_释行海 | 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_苏轼 | 宋代
  • 【句】_叶甲 | 宋代
  • 【句】_叶甲 | 宋代 >> 【句】_叶甲 | 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_苏轼 | 宋代
  • 【冬至三首】_张耒 | 宋代
  • 【冬至三首】_张耒 | 宋代 >> 【冬至三首】_张耒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