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惜别)】作者:赵鼎 朝代:宋代
[点绛唇(惜别)]点绛唇(惜别)原文
惜别伤离,此生此念无重数。
故人何处。
还送春归去。
美酒一杯,谁解歌金缕。
无情绪。
淡烟疏雨。
花落空庭暮。
[点绛唇(惜别)]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惜别)的作者是谁?答:赵鼎
问:点绛唇(惜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惜别)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鼎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鼎
[点绛唇(惜别)]赵鼎点绛唇(惜别) 书法图
点绛唇(惜别)书法作品
[点绛唇(惜别)]参考注释
[点绛唇(惜别)]惜别
舍不得离别
惜别之情
[点绛唇(惜别)]伤离
为离别而感伤。 唐 王昌龄 《送程六》诗:“冬夜伤离在 五溪 ,青鱼雪落鱠橙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盖古乐府多托於闺情女思, 青莲 深於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郁达夫 《赠别》诗:“伤离我亦天涯客,一样青衫有泪痕。”
[点绛唇(惜别)]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点绛唇(惜别)]重数
既重且繁。 汉 贾山 《至言》:“赋敛重数,百姓任罢。”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赋役重数,刑罚懆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吐蕃 责赋重数,悉夺其险立营候。”
[点绛唇(惜别)]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点绛唇(惜别)]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点绛唇(惜别)]送春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点绛唇(惜别)]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点绛唇(惜别)]美酒
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点绛唇(惜别)]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点绛唇(惜别)]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点绛唇(惜别)]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点绛唇(惜别)]淡烟
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点绛唇(惜别)]落空
(1) 毫无结果,没有着落
这事有落空的危险
(2) 遭受彻底失败
两头落空
(3) 空子
宋代,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