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上作】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望江楼上作]望江楼上作原文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望江楼上作]诗词问答
问:望江楼上作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望江楼上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望江楼上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望江楼上作]白居易望江楼上作 书法图
望江楼上作书法作品
全唐诗
[望江楼上作]参考注释
[望江楼上作]百尺楼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 许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陈登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备 ( 刘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 扬子 一区宅,懒卧 元龙 百尺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身凭百尺楼,目断千山秀。” 吕志伊 《镇山楼远眺》诗:“登临行远几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楼。”
(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 秦湛 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 卜算子 ”。
[望江楼上作]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望江楼上作]高望
(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
(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望江楼上作]平远
(1).平夷远阔。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周 即冲寂, 吴 即流畅, 唐 稍平远,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
(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
(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望江楼上作]舒怀
开怀;心情舒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同到京师,一则可以玩景舒怀,二则众同袍剧谈竟日,可以解愠。”
[望江楼上作]驿路
驿道
[望江楼上作]憧憧
(1) 摇曳不定的;常指不确定的和微弱地波动或运动的
树影憧憧
(2) 来往不绝的
人影憧憧
[望江楼上作]关防
(1) 防备,防范
周瑜关防严紧,因此无计脱身。——《三国演义》
(2) 关隘有军队驻守的地方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杜甫《塞芦子》
(3) 印信的一种。长方形,始于明初,又称[大印]
[望江楼上作]草草
马虎;简陋从事;不细致或不全面;慌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着包就往东站赶
[望江楼上作]多事
(1) 事故或事变多的
多事之秋
(2) 干涉别人的事
你不必多他的事
(3) 做多余的或不应该做的事
他总爱多事
[望江楼上作]闲人
(1) 闲着没有事的人
村里一个闲人也没有
(2) 与事无关的人
闲人免进
[望江楼上作]不惑
(1)
遇事能明辨不疑
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宋·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2)
四十岁的代称
四十而不惑
[望江楼上作]休退
官吏辞职赋闲。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张曇 为 汾阳王 从事,家尝有怪。召术者问之,言以大祸将至,惟休退则免。”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臣以寒儒荷陛下大恩,位至将相,是以冒重祸而不疑不悔。年垂七十,逼于休退。”《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 汉 代诸陵,尽在于此,吾徒幸无案牘之劳,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
[望江楼上作]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望江楼上作]拂尘
掸除尘土,后专指掸尘土,驱蚊蝇的用具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红楼梦》
[望江楼上作]归山
(1) 回山。如:放虎归山
(2) 下山
(3) 婉辞,指人死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