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作者:牛焘 朝代:清代
[消夏]消夏原文
花影墙高下,溪声舍北南。
急蝉风堕响,哺燕雨留喃。
午梦醒犹恋,晨浇薄亦酣。
湖山遥伴我,相对胜清谈。
[消夏]诗词问答
问:消夏的作者是谁?答:牛焘
问:消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消夏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牛焘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焘
[消夏]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消夏]参考注释
[消夏]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消夏]溪声
溪涧的流水声。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 陆游 《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清 赵俞 《溪声》诗:“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
[消夏]燕雨
有燕子绕飞其间的小雨。 元 陈旅 《送李彦方副使入闽》诗:“鱼风满港榕阴合,燕雨侵帘荔子肥。”
[消夏]浇薄
社会风气浮薄,不淳朴敦厚
人情浇薄
[消夏]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消夏]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消夏]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清代,牛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