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鹰]鹰原文
白露为霜秋气冷,苍鹰祭鸟双眸炯。
锦韝玉络忽在臂,回思故处失林岭。
饥饱由人不由已,目穷碧落常怀骋。
鹰师养鹰识鹰性,惟以饮食司其柄。
不使过饱力有馀,籋云一去无回影。
过饥复难任击搏,追逐雉兔弗鹅猛。
发纵指使固如是,为丛驱爵尤堪省。
[鹰]诗词问答
问: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鹰]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六
[鹰]参考注释
[鹰]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鹰]霜秋
深秋。 唐 卢仝 《感秋别怨》诗:“霜秋自断魂, 楚 调怨离分。”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 * 盛。” 宋 苏轼 《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诗:“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
[鹰]气冷
(1)
(2) 用空气而不用任何中间介质(如水和油)冷却气缸
(3) 用空气冷却
(4) 用气体作冷却剂
[鹰]苍鹰
猛禽,羽色暗褐,嘴有钩,爪尖锐,视力强。捕食小鸟、小兽
[鹰]祭鸟
(1).鹰杀鸟而陈之若祭。《逸周书·时训》:“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朱右曾 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 郑玄 注:“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 孔颖达 疏:“谓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与人之祭食相似。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
(2).喻指围敌不歼。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况復 高庙 上书,小车而对 汉王 ; 聊城 祭鸟,长兵而驱 燕 将。”
[鹰]双眸
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鹰]玉络
玉饰的马笼头。古代显贵之马所用,因以指高官。《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鑣玉络非所愿也。”
[鹰]回思
回想,回忆
回思创业时。——清· 黄宗羲《原君》
[鹰]故处
旧地;原处。 汉 班固 《 * 通·丧服》:“孝子哀,不欲闻人之声,又不欲居故处,居中门之外,倚木为庐。”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物异》:“夏夕已寝,榻忽离故处尺许,四顾无所见。”
谓以故旧相处。《诗·邶风·日月》“乃如人兮,逝不古处”毛传:“古,故也。” 汉 郑玄 笺:“不以故处,谓甚违其初时。” 孔颖达 疏:“不以古时恩意处遇之。”
[鹰]不由
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鹰]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鹰]常怀
固定不变的归向。《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 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新唐书·张文瓘传》:“夫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怀,怀於有仁。”
[鹰]鹰师
驯鹰的人。《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高祖 ﹞罢鹰师曹,以其地为 报德佛寺 。”《隋书·炀帝纪》:“﹝四年﹞九月辛未,徵天下鹰师,悉集 东京 ,至者万餘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种人有个极粗的譬喻,比如那鹰师养鹰一般:一放出去,他纵目摩空,见个狐兔,定要竦翅下来一爪把他擒住。”
[鹰]饮食
(1) 饭菜
含热量低的饮食
(2) 吃喝
[鹰]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鹰]难任
犹难当。《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背天,不祥。”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余冠英 注:“难任,难当。”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讁谴甘自寧,滞留愧难任。”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满鬢清霜残雪,思难任。”
[鹰]击搏
(1).攻击;弹劾。 唐 元稹 《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 唐 司空图 《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於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鉤党之祸。” 宋 司马光 《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 确 ( 蔡确 )以击搏进, 吴充 素恶其为人。”
(2).谓以严刑峻法治理。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之,则将转移於沟壑。” 明 唐顺之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其始令 丽水 也,或以 丽水 巖邑,非击搏不可集事。”
(3).斗争,奋斗。 宋 苏轼 《霍光论》:“夫欲有所立於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於其成。”
(4).出击。《宣和画谱·郭乹祐》:“如画鹰隼,使人见之,则有击搏之意,然后为工。”
(5).指相打,相斗。 明 张居正 《杂著》:“雷亦非阴阳击搏之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説罢便两相击搏,滚入水中。”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少顷,掣剑乱舞,作击搏状。”
[鹰]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鹰]雉兔
野鸡和兔子。亦指猎取野鸡和兔子。《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鹰]发纵指使
操纵指挥。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 东亚 满州 的参谋本部-- 彼得 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 郭沫若 《我怎样写<武则天>》:“《骆宾王文集》凡十卷,是 郗云卿 奉 唐中宗 之命搜集的,我想这一定是 上官婉儿 的主张。因为 中宗 时代的措施,大抵出于 上官昭容 的发纵指使。”亦作“ 发踪指使 ”。 邹韬奋 《萍踪忆语》四:“ 美国 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 华尔街 的发踪指使的。”
[鹰]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鹰]驱爵
驱赶鸟雀。爵,通“ 雀 ”。《后汉书·祭祀志下》:“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