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颂古】_释道颜 | 宋代

【颂古】作者:释道颜 朝代:宋代

[颂古]颂古原文

喽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
捋下幞头归去也,莫骑驴子傍人门。

[颂古]诗词问答

问:颂古的作者是谁?答:释道颜
问:颂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道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颜

[颂古]参考注释

[颂古]喽罗

(1) 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卢仝《寄男抱孙诗》

(2) 聚众起事头目的兵卒

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有百十匹好马。——《水浒传》

(3) 听从他人指挥的人

倒爷一个眼色,喽罗们就上来了

[颂古]须要

客观情况要求一定要

写文章须要真实、准确

[颂古]聪明

(1)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颂古]金榜

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进士的榜

金榜题名

[颂古]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颂古]挂名

记上姓名。多用以指空居名位而又不能负起责任者

他是挂名的副经理

[颂古]捋下

用猛劲拉掉

从一个坏家伙的手上捋下一只手套

[颂古]幞头

古代一种头巾。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四脚”或“折上巾”。至 北周 武帝 时裁出脚后幞发,始名“幞头”。初用软帛垂脚, 隋 始以桐木为骨子, 唐 方以罗代缯。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 五代 渐变平直。 宋 制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式样。惟直脚为贵贱通服,皇帝或服上曲。参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巾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宋史·舆服志五》、 明 王圻 《三才图会·衣服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幞》。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即唤 桂心 ,并呼 芍药 ,与少府脱鞾履、叠袍衣,阁幞头,掛腰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偏带儿是犀角,幞头儿是乌纱。”《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应天府 尹大人 戴着幞头,穿着蟒袍,行过了礼。”

襆頭:即幞头。古代包头软巾,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也称四脚、折上巾。《隋书·礼仪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后襆髮,俗人谓之襆头。”《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楚王 希范 ﹞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饰以金宝,长十餘丈,抱柱相向; 希范 居其中,自为一龙,其襆头脚长丈餘,以象龙角。”参见“ 幞头 ”。

[颂古]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颂古]驴子

一种家畜,像马,比马小,耳朵和脸都较大,能驮东西、拉车、供人骑乘

[颂古]人门

(1).用人环列护卫以为门。《周礼·天官·掌舍》:“无宫则共人门。” 郑玄 注:“谓王行有所逢偶,若住游观,陈列周卫,则立长大之人以表门。”《孙子·军争》“交和而舍” 三国 魏 曹操 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

(2).人品与门第。《陈书·文学传·蔡凝》:“黄散之职,固须人门兼美。”《北史·裴叔业传》:“﹝ 裴植 ﹞自言人门不后 王肃 ,怪朝廷处之不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柳潭 ﹞以人门第一,选尚公主,拜太子洗马。”

(3).他人门下。 宋 苏轼 《赠仲勉子文》诗:“闲看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想更慵。”《剪灯新话·金凤钗记》:“自念婚事不成,隻身孤苦,寄迹人门,亦非久计。”

(4). 黄河 中的峡名。在 河南 陕县 东北的 三门山 北侧,与 神门 、 鬼门 并列。 贺敬之 《三门峡歌》:“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

  • 【颂古四十首·其一】_释守珣 | 宋代
  • 【颂古四十首·其一】_释守珣 | 宋代 >> 【颂古四十首·其一】_释守珣 | 宋代...

  • 【上册宝十三首】_真宗 | 宋代
  • 【上册宝十三首】_真宗 | 宋代 >> 【上册宝十三首】_真宗 | 宋代...

  • 【文豹篇赠黄介夫】_梅尧臣 | 宋代
  • 【文豹篇赠黄介夫】_梅尧臣 | 宋代 >> 【文豹篇赠黄介夫】_梅尧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