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_乾隆 | 清代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原文

东界今宵净敛云,呈全体不掩毫分。

底须转句衡前夕,自是高山迥出群。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诗词问答

问:《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二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参考注释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全体

(1) 整个身体

全体炙之

(2) 指事物的全部

全体工作人员

全体演员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影响全体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毫分

比喻极细微。毫、分为度量单位。 汉 班固 《答宾戏》:“ 牙旷 清耳於管弦,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恐殫精思,无补毫分。”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转句

(1).谓诗的转韵。 晋 陆云 《与平原书》:“四言转句,以四句为佳。”

(2).绝句诗的第三句叫转句。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前夕

(1)

(2) 假日、圣诞节或任何重大节日之前的晚上或白天

(3) 某一特殊事件即将发生的时期

处于理论上和文化上巨大发展的前夕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登四面云山亭子待月即景四首·其三]出群

犹言出众。《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羣,勇欲絶众。”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羣。”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只为我才貌出羣,声名播远,京中多少王孙公子,骚人墨客,户外之履常满,笥中之句频投。”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某家有小儿,甫六龄,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矫矫出羣。”

,

  • 【咏檀玉如意】_乾隆 | 清代
  • 【咏檀玉如意】_乾隆 | 清代 >> 【咏檀玉如意】_乾隆 | 清代...

  • 【睡起得句·其一】_包兰瑛 | 清代
  • 【睡起得句·其一】_包兰瑛 | 清代 >> 【睡起得句·其一】_包兰瑛 | 清代...

  • 【燕九灯词·其三】_乾隆 | 清代
  • 【燕九灯词·其三】_乾隆 | 清代 >> 【燕九灯词·其三】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