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_杜甫 | 唐代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原文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
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
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
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
计拙百僚下,气苏君子前。
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
交游飒向尽,宿昔浩茫然。
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
热云集曛黑,缺月未生天。
白团为我破,华烛蟠长烟。
鸹鹖催明星,解袂从此旋。
上请减兵甲,下请安井田。
永念病渴老,附书远山巅。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词问答

问: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

全唐诗:卷223_29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参考注释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舟师

(1).水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楚子 为舟师以伐 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义熙 中, 刘公 西入 长安 ,舟师所届,次于 洛阳 。” 宋 戴埴 《鼠璞·防海》:“舟师始於 吴 越 。”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朝廷以 定海 孤悬海中,非海道舟师不能恢復。”

(2).船夫;舵手。《新唐书·王义方传》:“道 南海 ,舟师持酒脯请福。” 明 高启 《欲访李孝廉至娄江遇风而回》诗:“舟师捩柂若无力,帆势如蓬几飘转。”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朱旗

红旗。多指战旗。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三国 魏 曹植 《东征赋》:“挥朱旗以东指兮,横大 江 而莫御。”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絳节朱旗分日羽,丹心 * 酬明主。” 宋 陈师道 《和魏衍三日》:“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清 洪昇 《伴城书所见》诗:“铁衣带残雪,朱旗翻朔风。”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公饯

公众举行的饯行宴。 王西彦 《夜宴》五:“他就转弯抹角地说出,师范部全体学生要发起公饯,高中部一部分学生也有这种意思。”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南伯

复姓。《庄子》有 南伯子綦 。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肃肃

(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

(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 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传:“肃肃,疾貌。”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唐 杜甫 《喜晴》诗:“出廓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

(4).形容网目细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马瑞辰 通释:“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新义五》:“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诗》‘肃肃’,即‘缩缩’、‘数数’,网目细密之貌也。”

(5).阴沉;萧瑟;清冷。《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 晋 潘岳 《寡妇赋》:“墓门兮肃肃,脩陇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二:“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6).清幽;静谧。 汉 张衡 《思玄赋》:“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之二:“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肃肃其羽。” 毛 传:“肃肃,羽声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鷺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鳶肃肃展翼,似鶼鶼之鸟,比翼而飞。”

(8).象声词。风声。《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清 孙枝蔚 《乌夜啼》诗:“北风肃肃雁不至,残灯欲灭还復燃。”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唐 杜甫 《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明 徐祯卿 《杂谣》:“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火箭巨弹,自下上者,肃肃过耳畔, 芳 谈笑自若。”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初筵

《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郑玄 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 朱熹 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 清 黄景仁 《夜饮孙吟秋斋头邻家火发归而成此并讯吟秋》诗:“可怜小户当初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鄙人

(1)

(2) 对自己的谦称

(3) 边鄙的人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末眷

谓眷顾。 唐 韦嗣立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诗:“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仇兆鳌 注引 张綖之 曰:“奉末眷,蒙眷顾也。”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佩服

(1) 钦佩;信服

佩服他的工作能力

(2) 穿带;佩挂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早年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骨肉

(1) 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骨和肉

(3) 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盛名

很高的名望

盛名难副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无取

(1).不取为己有。《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东观汉记·张堪传》:“时 述 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堪 録簿上官,秋毫无取。”

(2).不足取。 晋 王谧 《重答桓太尉书》:“自谓拟心宗辙,其理难尚,非谓礼拜之事,便为无取也。”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盛名富事业,无取媿高贤。” 浦起龙 心解:“无取,谓一无足取。” 宋 秦观 《王俭论》:“大节丧矣,虽有一时之美,一日之长,足以夸污世而矫流俗,君子无取焉。”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高贤

(1).以之为高尚、贤良。《战国策·赵策一》:“天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行义。”

(2).高尚贤良。《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3).指高尚贤良的人。《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唐 陈子昂 《上薛令文章启》:“然则文章薄伎,固弃於高贤;刀笔小能,不容於先达。”《花月痕》第十四回:“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不以

(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丧乱

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清 顾炎武 《顾与治诗序》:“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於赋役,困躓以终。” 陈去病 《鉴湖女侠秋瑾传》:“时天下丧乱,内外交鬨,而中朝政治,日益寙败。”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保爱

保重自珍。 宋 曾巩 《回傅权书》:“荒隅之中,孤拙寡偶,钦企钦企。春暄。餘保爱保爱。不宣。” 明 刘基 《送胡生之定远教谕任》诗:“努力慎保爱,勋名以为期。”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百僚

亦作“ 百寮 ”。百官。《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孔 传:“僚、工,皆官也。”《后汉书·邓彪传》:“ 彪 在位清白,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纪》:“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群臣百寮,窥见此指,多言用兵。” 张怀奇 《颐和园词》:“云栏月树似 南朝 ,斑扇当楼拥百僚。”一说,一种奴隶。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百僚的‘僚’分明是‘隶臣僚’的僚,是一种奴隶。”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会合

(1) 聚集到一起

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2) 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不久

(1)

很快,不需太多时间

水库不久就能完工

(2)

指相隔不长的时间

插完秧不久就下了一场雨

(3)

离现在或过去某个时候不远的将来

好在桂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久就要出来的,你放心好了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哀乐

用于丧葬或追悼的悲哀乐曲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本相

本来面目,原形。《朱子语类》卷七六:“贞是常恁地,便是他本相如此。” 清 李渔 《意中缘·送行》:“这规模看来,倒儼然像个男子,祇怕你那小脚儿跨不得大步,要露出本相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现在颁发了土地证,富农的狰狞面目,又露了本相。”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交游

亦作“ 交游 ”。1.朋友。《管子·权修》:“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郑君墓志铭》:“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伯升 ﹞豪詄自喜,意气卓犖,交游满天下。”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至于地方一层,实在毫无办法想了。因为我并无交游,止认得几个学校。”

(2).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内翰书》:“与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见“ 交游 ”。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宿昔

(1) 从前;往常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唐·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2) 指很短的时间

宿昔而死

(3) 一向;向来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茫然

(1) 模糊不清的样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茫然无知

(2) 失意的样子

茫然不知所措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百虑

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唐 杜甫 《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明 刘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 清 吴嘉纪 《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掩抑

低沉抑郁

弦弦掩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云集

(1) 指人群密集一处

志愿者云集征兵站

(2) 极言聚合人众之盛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曛黑

日暮天黑。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唐 皇甫湜 《答李生书一》:“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復,不果一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既而曛黑,从者尽去。”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缺月

不圆之月。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王洙 注:“缺,残也。” 宋 苏轼 《卜算子》词:“缺月挂疎桐,漏断人初静。” 明 王世贞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喜而有寄》之一:“浮云多晻曀,缺月向谁明?”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生天

(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俄而夕騖东返,落日西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

(2).佛教谓行十善者死后转生天道。《 * 念处经·观天品》:“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我闻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严复 《和荆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牺牲。”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白团

(1).团扇。 南朝 梁简文帝 《怨诗》:“秋风与白团,本是不相安。”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白团为我破,华烛蟠长烟。” 仇兆鳌 注:“白团,指扇。” 清 吴伟业 《八风诗·西风》:“白团掌内恩应弃,絳蜡窗前泪未收。”

(2).鸡蛋的别名。《法苑珠林》卷一一三引 唐 唐临 《冥报记》下:“使者令仪同拜王,王问:‘汝为帝作食,前后进白团几枚?’仪同不识白团,顾左右,左右教曰:‘名鸡卵为白团也。’”

(3).白甜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端午》:“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皷儿花、花巧画扇、香糠果子、糉子、白团。”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华烛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丈人读既,称嘆再三,遂留宿,以光华烛之会。”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长烟

大片烟雾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明星

有名的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旧时也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

电影明星

足球明星

全明星阵容

全明星队

交际明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解袂

分手;离别。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鴰鶡催明星,解袂从此旋。” 宋 贺铸 《宿宝泉山慧日寺》诗:“回溪出蒙密,解袂迎长风。” 明 张居正 《寄陈松谷相公书》:“都门解袂,与玄老相对,哽咽者久之。”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上请

(1).向上级请求或请示。《韩非子·二柄》:“ 田常 上请爵禄而行之羣臣。”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公将行,曰:‘吾天子吏,使海外国,不足於资,宜上请,安有卖官以受钱邪?’”《元史·河渠志一》:“众议纷紜,互陈利害,当事者疑惑不决,必上请朝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太常博士》:“即如废 昌邑王 奏中,公卿将相列名上请,必曰:臣 敞 等,谨与博士议云云。其重之如此。”

(2). 唐 宋 礼部试士出试题,准举子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唐 礼部试诗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故举子皆得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知贡举等官,於厅前备香案穿秉而拜,诸士人皆答拜。方下帘幙,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兵甲

(1) 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今南言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2) 指战争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战国策·秦策一》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请安

(1).请客人安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 正义:“请安, 蔡氏 德晋 云:‘留宾安坐也。’”

(2).自请安息。《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 注:“ 齐侯 请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4).问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 《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 给老太爷请安。”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復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永念

念念不忘。《书·大诰》:“予永念曰:‘天维丧 殷 ,若穡夫,予曷敢不终朕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抚事永念,胡寧可昧。” 明 何景明 《青石崖栈》诗:“慎尔千金驱,永念垂堂语。”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附书

捎信;寄信。 唐 杜甫 《石壕吏》诗:“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第一书》:“沿 汴 絶 淮 ,泛 大江 ,凡五千里……在路无附书处。” 明 文徵明 《送洪玉方》诗:“君频有役难为别,我老思家欲附书。”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

  • 【悲长安】_子兰 | 唐代
  • 【悲长安】_子兰 | 唐代 >> 【悲长安】_子兰 | 唐代...

  • 【宿香山阁】_贾彦璋 | 唐代
  • 【宿香山阁】_贾彦璋 | 唐代 >> 【宿香山阁】_贾彦璋 | 唐代...

  • 【暮秋山行】_岑参 | 唐代
  • 【暮秋山行】_岑参 | 唐代 >> 【暮秋山行】_岑参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