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潮河望盘山即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渡潮河望盘山即事原文
潮河渡来还渡去,却以徂东问道便。
一路农功验蓟野,几棱画意阅盘田。
徒令逸兴托七字,漫说名山别五年。
静寄设如相借问,荅云无暇我应然。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诗词问答
问:渡潮河望盘山即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渡潮河望盘山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2. 入古北口渡潮而西兹因谒陵复由密云渡河而东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参考注释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河渡
渡口。 宋 叶适 《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宋史·河渠志七》:“﹝ 大江 ﹞共置六渡:一曰 烈山渡 ,籍于常平司,岁有河渡钱额。”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来还
归来;回来。《史记·陈杞世家》:“﹝ 楚庄王 ﹞已诛 徵舒 ( 夏徵舒 ),因县 陈 而有之,羣臣毕贺。 申叔时 使於 齐 来还,独不贺。” 唐 元稹 《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诗:“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宋史·乐志十一》:“南溟浮天,旁通百蛮,风檣迅疾,琛舶来还。”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晏子春秋·问上十一》:“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钓,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问道不告,杀之。”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当乘云驭龙,问道 崆峒 。”
(2).犹问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结束整齐,一直问道 徐 家来。”
(3).问,询问。道,语助词。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俺孩儿未经满月,蚤问道我十数遭,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一路
(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画意
(1).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汉书·霍光传》:“君未諭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宣和画谱·王维》:“ 维 善画,尤精山水……其思致高远,初未见於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所藏樗轩画册》诗之二:“牧笛无声画意工,水村烟景緑杨风。” 明 袁宏道 《入盘山》诗:“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画意。”
(2).指画出意境、神情。 宋 欧阳修 《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 梅 诗咏物无隐情。” 宋 秦观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易老 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毛信卿 ﹞画竹……自言大竹画形,小竹画意,得法於 赵牧之 。”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盘田
犹整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县鸡鸣区星星农业社第一生产队是怎样实行队内包干的》:“实行了小包工,计划安排了割油菜、盘田、撒粪等七种活路。”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兴托
寄兴寓意。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静寄
优闲地寄寓、依托。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宋 陆游 《渔隐堂独坐至夕》诗:“三尺桐丝多静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设如
(1).假如。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愞,则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设如都水监塞河,军器监造军器,而户部以为不可则已矣,若以为可,则併任其事可也。”《红楼梦》第二二回:“他和我玩,设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轻贱?”
(2).譬如。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捨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 宋 梅尧臣 《韵语答永叔内翰》:“设如 杨凝式 ,言且直节脩;又若 李廷中 ,清慎实罕侔。”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渡潮河望盘山即事]无暇
没有空闲
无暇日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