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金线草】_舒岳祥 | 宋代

【金线草】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代

[金线草]金线草原文

金线比方浑未尽,玉函收录尚多遗。
盈盈蜂蝶菩提叶,袅袅蜻蜓菡萏枝。
寒女有针缝不得,山人无衮补何为。
芝茎底事生庭砌,莼叶胡为上井湄。
剪彩不香难作实,垂丝著石便生儿。
莫轻小草沿幽僻,也有凌霜傲雪姿。

[金线草]诗词问答

问:金线草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金线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

[金线草]舒岳祥金线草 书法图

【金线草】_舒岳祥 | 宋代
金线草书法作品

[金线草]参考注释

[金线草]金线

见“ 金线 ”。

亦作“ 金綫 ”。1.金丝线。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后蜀 欧阳炯 《贺明朝》词:“轻转石榴帬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2).比喻初生柳条。 唐 施肩吾 《禁中新柳》诗:“万条金线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红楼梦》第五八回:“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姚锡钧 《眎了公论词绝句》之一:“荼蘼微放快晴时,金线初抛垂柳丝。”

[金线草]比方

(1) 譬喻。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话描述出来

比方说吧,A代表1,B代表2,A+B 就是1+2

比方并非等同

(2) 用特殊的事物来说明一般的事物

拿钓鱼作比方

(3) 如果;假使

比方你在现场,该怎么办

[金线草]玉函

(1).玉制的匣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九转丹、金液经、守一诀,皆在 崑崙 五城之内,藏以玉函,刻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焉。” 唐 杜牧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王函怪牒鎻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资料汇集:“来件珍藏在玉函,传之百世足观览。”

(2).“ 玉函方 ”的省称。泛指医书。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寳方出龙宫。” 宋 陆游 《病中杂咏》之三:“ 华佗 囊书久已焚, 思邈 玉函秘不闻。”参见“ 玉函方 ”。

[金线草]收录

(1) 编辑采用

这篇文章已收录在这部短篇小说选中

(2) 收纳任用

收录职员

(3) 指收音和录音

收录新闻广播

[金线草]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金线草]蜂蝶

亦作“蠭蜨”。1.蜂和蝶。 唐 韩愈 《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穀 《清异录·花贼》:“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

(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

(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而后送到集中营去。”

[金线草]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金线草]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金线草]蜻蜓

(1) 构成蜻蜓目的任何种大形的昆虫,有很多复眼的大形头部,触角短小,腹部细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颚粗壮,足适于握住猎物,对人完全无害而属于最有用的昆虫,成虫取食飞翔捉到的昆虫并消灭大量蝇蚋与蚊虫,而水生若虫捕食消灭蚊虫幼虫

(2) 蜻蜓目的昆虫

[金线草]菡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金线草]寒女

贫家女子。 汉 徐干 《中论·贵验》:“ 伊尹 放 太甲 , 展季 覆寒女。”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闕。” 清 刘光弟 《梦中》诗:“宗臣有説持边衅,寒女何心泣国仇?”

[金线草]针缝

比喻极细微的漏洞、裂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就是一些针缝也没有的,他会千方百计弄出机关……无事诱出有事来。”

[金线草]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金线草]山人

(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金线草]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金线草]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金线草]庭砌

(1).庭阶。 宋 秦观 《南歌子·赠陶心儿》词:“玉露沾庭砌,金风动琯灰。”

(2).庭院。 唐 李咸用 《庭竹》诗:“嫩緑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金线草]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金线草]井湄

亦作“ 井眉 ”。井口的边沿。语本 汉 杨雄 《酒箴》:“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湄,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汉书·游侠传·陈遵》引作“眉”。 颜师古 注:“眉,井边地,若人目上之有眉。” 宋 晁补之 《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散篆縈帘额,留云暗井眉。” 金 李俊民 《醉黎赋》:“井眉之瓶,不以近危而不居。”

[金线草]剪彩

在仪式上剪断彩带,表示建筑物落成、新造车船出厂或展览会开幕等

[金线草]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柳垂丝,花满树。”

(3).白发下垂。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休为建隼临 淝 守,转作垂丝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鷺,无愁头上亦垂丝?”

(4).指垂丝海棠。 宋 张元干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词:“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金线草]轻小

(1).轻微细小。《汉书·刑法志》“毛举数事” 唐 颜师古 注:“毛举,言举毫毛之事,轻小之甚者。”

(2).轻视忽略细小之事。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隙》:“跨阜垤而好颠蹷者,轻於小也……智者识轻小之为害,故慎微细之危患。”

(3).轻盈小巧,轻便小巧。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其犂轻小,用一牛或人輓行。”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安南 所进绢布皆极细,扇亦轻小,便於携握,竹骨莹浄。”

(4).低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王忱 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5).少,小。 清 李渔 《风筝误·和鹞》:“老成不觉年轻小,端庄增却容颜好。”

[金线草]幽僻

幽静偏僻

幽僻的山沟

[金线草]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 宋 谢惠连 《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 李白 《鸣雁行》:“客居烟波寄 湘 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清 吴定 《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 杨朔 《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

【金线草】_舒岳祥 | 宋代
  • 【自陈诗】_刘三嘏 | 宋代
  • 【自陈诗】_刘三嘏 | 宋代 >> 【自陈诗】_刘三嘏 | 宋代...

    【金线草】_舒岳祥 | 宋代
  • 【和王景阳越中寄别韵】_柴望 | 宋代
  • 【和王景阳越中寄别韵】_柴望 | 宋代 >> 【和王景阳越中寄别韵】_柴望 | 宋代...

    【金线草】_舒岳祥 | 宋代
  • 【御楼】_佚名 | 宋代
  • 【御楼】_佚名 | 宋代 >> 【御楼】_佚名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