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原文
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
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
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
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
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诗词问答
问:《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 书法图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书法作品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参考注释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冈峦
一个连一个,起伏不断的山冈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风籁
风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明月池 ﹞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籟空传,下则泉响不断。”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会景亭》:“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籟与耳谋。”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已而大雨雪,诸公坐风籟中相与传觴饮,饮竟赋诗。”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半岭
半山腰。《晋书·阮籍传》:“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乎巖谷,乃 登 之啸也。” 唐 杜甫 《雨》诗:“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宋 苏轼 《登州孙氏万松堂》诗:“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云起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当空
在空中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百忧
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室中
复姓。 汉 有 室中同 。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窗户
(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听随
顺从;听凭;随便怎么都可以
听随尊便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物变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