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原文
三更梦回觉轻寒,问知微雨霏阑干。
欲披衣已报徐止,揽衾恐自馀长叹。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诗词问答
问:《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
2. 四月十七日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参考注释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梦回
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问知
向有知识的人请教。《韩非子·解老》:“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祸败适之,则怨。”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披衣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雨七首(四月十七日)·其三]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