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_王渐逵 | 明代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原文

徒几从骈荫,寻源上急湍。

驻云窥石刻,回鹤认儒冠。

太守还留客,诸生半候门。

肩舆时取兴,归路任黄昏。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诗词问答

问: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2. 同玉溪王郡守游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参考注释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上急

急忙。 王统照 《刀柄》:“天还没到午刻,上急地跑到离城十里的大镇上休息了半天。”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驻云

相对于山峰或山脊常定少动的云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石刻

(1) 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肩舆

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白鹿洞(同玉溪王郡守游)]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

  •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其二】_王立道 | 明代
  •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其二】_王立道 | 明代 >>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其二】_王立道 | 明代...

  • 【感鹊】_何吾驺 | 明代
  • 【感鹊】_何吾驺 | 明代 >> 【感鹊】_何吾驺 | 明代...

  • 【荔枝·其一】_王弘诲 | 明代
  • 【荔枝·其一】_王弘诲 | 明代 >> 【荔枝·其一】_王弘诲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