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事]即事原文
彻夜云阴未放晴,忽零细雨忽复止。
侵晨密霔时略长,谓将自此优沾矣。
无何云薄雨脚收,孤望仍增永叹耳。
京兆来报二寸润,其何能助田苗起。
[即事]诗词问答
问:即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即事]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八
[即事]参考注释
[即事]彻夜
整夜;一夜
彻夜苦读
[即事]云阴
(1).云翳,阴云。《南齐书·五行志》:“天气动则其象应,故厥罚常阴。王者失中,臣下盛强,而蔽君明,则云阴亦众多而蔽日光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云阴解駮,日光穿漏。”《花月痕》第二回:“云阴瑟瑟傍高城,闲扣禪扉信步行。”
(2).云色浓黑。《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沉约 《齐明帝哀策文》:“鹏逝风举,龙动云阴。”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宋 吴文英 《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词:“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
[即事]放晴
阴雨后天气转晴
雨后,天很快就放晴了
[即事]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即事]侵晨
(1) 黎明;早晨初现光亮
侵晨未及梳洗,就出门了
(2) 天快亮的时候
侵晨起来,在书房里收拾礼物
[即事]无何
(1) 不久;很短时间之后
亡何国变。(亡通[无]。)——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无何他二人就言归于好
(2) 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自觉无何
[即事]雨脚
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
雨脚如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即事]永叹
见“ 永叹 ”。
亦作“ 永嘆 ”。1.长久叹息。《诗·大雅·公刘》:“篤 公刘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毛 传:“民无长叹,犹 文王 之无悔也。”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抚膺解携手,永嘆结遗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为之永嘆。”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使慈母戚於重泉兮,严亲闻而永嘆。”
(2).长吟;咏叹。《史记·乐书》:“永叹之, * 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永叹, * ,歌迟之也。”
[即事]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即事]来报
佛教语。谓来世的果报。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论》:“徵昔因则如见往业,覈当果则已示来报。”
[即事]田苗
禾苗。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行于大道》:“田苗不起,囷仓虚空。”《宋史·河渠志五》:“﹝ 程昉 等﹞逼人夫夜役,践蹂田苗,发掘坟墓,残坏桑柘,不知其数。”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锄了田苗,种了菜蔬,老做 * 小做屠。”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