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作者:邓忠臣 朝代:宋代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原文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
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
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
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诗词问答
问:《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邓忠臣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忠臣的名句有哪些?答:邓忠臣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参考注释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泽宫
古代习射取士之所。《周礼·夏官·司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泽,泽宫也,所以习射选士之处也。”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扬袂入泽宫,鵠心一箭中。” 清 钱谦益 《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郎》诗:“升叙泽宫,綰符赤县。”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参校
(1) 参与校订
(2) 参照同名的另一种版本校订某一部书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龙钟
(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
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悬黎
亦作“悬璃”。1.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 宋 有结緑, 梁 有悬黎, 楚 有 和 璞。”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悬黎结緑,不假观於琼珉。”
(2).泛指美玉。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前蜀 贯休 《读<离骚经>》诗:“又想 灵均 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即全胜 和 璞悬瓈,垂棘结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灵液潜滋,是生石寳,美胜悬黎。”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待价
见“ 待贾而沽 ”。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吉语
好消息;吉祥的言辞。《汉书·陈汤传》:“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哀情逢吉语,惝怳难为双。” 宋 陆游 《古别离》诗:“ 紫姑 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职志》:“一屏拟吉语四字为题,又作四言八句颂,署名题其上。”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白》:“按照卜来的吉语,他一两个月就会回来。”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鹊喜
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好恶》词:“瞻乌爰止。不是檐前闻鹊喜。”《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鹊喜噪晨树,灯开半夜花。”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问龟
占卜。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到家
(1) 完备;周详
(2) 在学识和工作上有相当造诣
他的表演还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宋代,邓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