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原文
今夕何夕漏迢迢,却忆先皇泪未消。
绕殿风云开盛世,阖城花烛彻清朝。
同时漫步夔龙后,促坐宁论乡国遥。
容易主恩难报称,纷纷飞雪度残宵。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诗词问答
问:《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2. 是年神庙宾天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参考注释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今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郑玄 笺:“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 孔颖达 疏:“美其时之善,思得其时也。” 唐 杜甫 《今夕行》诗:“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宋 张孝祥 《念奴娇·离思》词:“扣舷一笑,不知今夕何夕。”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先皇
指已死的皇帝
昔先皇颁。——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未消
不用,不要。《朱子语类》卷六五:“向前便是阳,纔收退便是阴;意思纔动便是阳,纔静便是阴。未消别看,只是一动一静便是阴阳。”《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听得林子内大喊一声,叫道:‘ 紫金山 三百个好汉且未消出来,恐怕諕了小员外共小娘子!’”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盛世
安定兴盛的时代
太平盛世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花烛
(1) 饰有龙凤花纹的蜡烛,旧时婚仪点用;借指新婚
花烛之夜
(2) 泛称花烛属植物
羽状花烛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清朝
清晨。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八:“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 宋 苏辙 《僧伽塔》诗:“方丈近闻延老宿,清朝留客语逡巡。” 明 唐寅 《白发》诗:“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
清明的朝廷。《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之二:“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之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舞法之吏,不乐清朝。”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漫步
悠闲地随意走
他沿街漫步观看街景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夔龙
(1).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书·舜典》:“ 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 孔 传:“ 夔 龙 ,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 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 ,谁知你是蠹国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 、 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促坐
靠近坐。《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错。” 晋 孙楚 《登楼赋》:“百僚云集,促坐华臺。” 唐 周繇 《嘲段成式》诗:“促坐疑辟咡,衔盃强朵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於是四美合尊促坐,洗盏更酌。”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乡国
(1).故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 唐 张籍 《送新罗使》诗:“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白雪遗音·马头调·昭君出塞》:“恼恨 毛延寿 ,与你何仇将俺害,(到得此地来,)弄的俺抛离乡国。”
(2).家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唐 杜俨 《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塋域。”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报称
犹报答。《汉书·孔光传》:“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臣实何能,误荷神圣之知,如此敢不昼度夜思,以图报称。”《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政 ﹞举酒送行,又叮嚀了好些‘国家軫恤勋臣,力图报称’的话。”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官禄厚则报称维殷,有公忠爱国之心,无人自为谋之患也。”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二]纷飞
(1) 纷纷飞洒飘落
桃李纷飞
(2) 类似雪片那样乱飞
在树丛中鸟儿的纷飞
何吾驺,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