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 李都尉陵从军】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杂体诗 李都尉陵从军原文
樽酒送征人。
踟蹰在亲神女。
日暮浮云滋。
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
嘉鲂得所荐。
而我在万里。
结友不相见。
袖中有短书。
愿寄双飞燕。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诗词问答
问:杂体诗 李都尉陵从军的作者是谁?答:江淹
问:杂体诗 李都尉陵从军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江淹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淹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参考注释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樽酒
(1).杯酒。《易·坎》:“樽酒簋贰,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代指酒食。 唐 罗隐 《谗书·后雪赋》:“ 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征人
(1).远行的人。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勗哉征人,在始思终。” 宋 楼钥 《荆坑道中》诗:“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元》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鲁迅 《赠日本歌人》诗:“ 春江 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2).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劲鋭望尘而冰泮,征人倒戈而奔北。” 唐 苏拯 《古塞下》诗:“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明 高启 《春日言怀》诗:“征人新战殁,饮恨沉黄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 高淳 。”
(3). 唐 代亦专指临时招募的兵士。《唐律·擅兴》:“诸拣点卫士(征人亦同)取舍不平者,一人杖七十,三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长孙无忌 疏议:“征人谓非卫士,临时募行者。”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神女
(1) 女神
巫山神女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 * 《水调歌头·游泳》
(2) 旧指妓女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清水
清澈的凉水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嘉鲂
鲂鱼的美称。鲂鱼味美,故云。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嘉魴聊可荐,渌蚁方独持。”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李都尉从军》:“悠悠清川水,嘉魴得所荐。”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鱠 温湖 之美鮒,切 丙穴 之嘉魴。”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得所
(1).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语出《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汉书·王莽传上》:“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2).适当;适宜。 北魏 高湛 《养生论》:“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其刚柔适中,缓急得所,勤故不废事,简故不扰民,明无不察,毫髮莫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钱敦堂 编修殁,其门生为经纪棺衾,赡恤妻子,事事得所。”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结友
结为朋友。 汉 严忌 《哀时命》:“与 赤松 而结友兮,比 王侨 而为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王 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南朝 宋 鲍照 《升天行》:“从事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杜审言 、 李嶓 结友前朝, 李商隐 、 杜牧之 齐名晚季。”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短书
(1). 汉 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在经传者较著可信;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至於诸子短书,杂家小説,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天穿节考》:“凡事无雅记可寻者,不得不徵之短书,而短书多误。”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古官书皆长二尺四寸,故云二尺四寸之律,举成数言,则曰三尺法。经亦官书,故长如之,其非经律,则称短书。”
(2).指书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唐 杜甫 《雨》诗之三:“多病久加饭,衰客新授衣,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 唐 国子祭酒 李涪 刊误云:短书出 晋 宋 兵革之际,时国禁书疏,非弔丧问疾不得行尺牘,故 羲之 书云死罪,是违制令故事也,启事论兵皆短而缄之,贵易於隐藏。”
[杂体诗-李都尉陵从军]双飞燕
亦作“ 双飞鷰 ”。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 宋 谢逸 《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 李周翰 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
(3). 汉阳 的一种渡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阳 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
南北朝,江淹